[实用新型]湿度调节装置和基于无源技术的湿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6044.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舜迪;苏杭;郭荣;史振志;闻路红;李文;谢超;胡炎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89;B01D53/04;B01D53/26;B01D53/28;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 调节 装置 基于 无源 技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和基于无源技术的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主动层采用具有吸湿和解湿能力的材料;被动层设置在所述主动层的一侧;所述主动层的吸湿膨胀系数超过被动层的吸湿膨胀系数:配重设置在所述主动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结构简单、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度调节,特别涉及湿度调节装置和基于无源技术的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的调控对器件贮存、生物培养、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湿度调控方法包括:
1.被动式,多采用在空间中放入具有较强吸湿能力的干燥剂等,不具有自适应调控功能,且只有有限的寿命范围,需要定期保养更换。
2.主动式,通常包含湿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作动器,从而实现对湿度的主动调控,目前多采用此类主动调控方式进行湿度调控。传统的主动调控技术主要有以下不足:
首先,传感器件和作动功能器件是分离的,即想要实现自适应感知和调控功能需要两个或多个模块共同执行,结构复杂。
还有,多个模块之间的感知和作动都需要有源的反馈调节,需要消耗并依赖电能,对于无能源供给或人工很难更换电池的某些特殊恶劣环境则无法正常持续工作。
再有,此类调控方式多采用灌注纯净氮气的方式进行降湿,需要使用气瓶并消耗干燥气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结构简单、寿命长的湿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
主动层,所述主动层采用具有吸湿和解湿能力的材料;
被动层,所述被动层设置在所述主动层的一侧;所述主动层的吸湿膨胀系数超过被动层的吸湿膨胀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应用了上述湿度调节装置的基于无源技术的湿度调节系统,实现了节能、结构简单和寿命长的实用新型目的,该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基于无源技术的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容器;所述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器上;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上述的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外侧,覆盖所述开口,所述主动层临着所述开口,所述被动层背对所述开口;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的一端与容器连接;
配重,所述配重设置在所述主动层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无源节能;
湿度调节完全基于材料与结构的湿度敏感性,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给,也无需使用气体,完全实现无源和节能;
2.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湿度调节装置集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于一体,具有自感知和调控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快捷,且可长期使用,成本较低;
3.使用寿命长;
无需人员进行频繁保养和更换,维护方便,更换自适应湿度调节装置只需将其撕扯下,并粘贴上新的即可,维护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6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