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组织光谱分析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7996.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王振兴;杨亮亮;林晓梅;孙浩然;许哲男;吕佩昀;买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198 | 分类号: | G02B7/198;G01N21/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组织 光谱分析 反射 调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组织光谱分析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包括与反射镜固定连接的转动部,转动部包括中空的球体外壳,球体外壳与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球体外壳固定连接有反射镜的另一侧上设有开口,中空的球体外壳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与球体外壳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件朝向球体外壳开口的一侧上设有盖板,盖板覆盖于球体外壳的开口上方,且盖板开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杆,以此解决由于反射镜角度的偏移,导致激光反射不到指定的位置,从而造成检测不准或检测不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医疗检测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组织光谱分析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肿瘤检测一直是现代医学治疗研究额的重点,人体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对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激光脉冲通过反射镜击打到组织样品上使样品离子化,产生一个小范围的等离子体,然后通过光谱仪对等离子光进行光谱探测和分析,然后根据对光谱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样品是否为肿瘤。在样品检测中,激光应当准确击打在组织样品上,因此不仅需要保证组织样品放置位置的准确度,而且还需保证激光击打在组织样品特定位置上的准确度。
而通过该项技术对肿瘤进行检测时,往往会由于反射镜角度的偏移,导致激光反射不到指定的位置,从而造成检测不准或检测不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组织光谱分析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解决由于反射镜角度的偏移,导致激光反射不到指定的位置,从而造成检测不准或检测不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肿瘤组织光谱分析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包括与反射镜固定连接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中空的球体外壳,所述球体外壳与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球体外壳固定连接有反射镜的另一侧上设有开口,所述中空的球体外壳内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球体外壳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件朝向球体外壳开口的一侧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球体外壳的开口上方,且盖板开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杆。
由于球体外壳与反射镜固定连接,当转动球体外壳时,反射镜就会随之转动。并且由于中空的球体外壳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朝向球体外壳开口的一侧上设有盖板,盖板覆盖于球体外壳的开口上方,且盖板开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杆,因此通过控制球体外壳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就可调节反射镜的角度,从而使激光能够准确的击打在组织样品上。并且当反射镜的角度调节到位以后,拧动螺纹孔中的螺杆,使其逐渐向转动件方向移动,从而就可将转动件顶紧在球体外壳内部,使球体外壳和转动件不能再相对转动,进而就可使调整后的反射镜固定在该位置上,使激光能够通过反射镜准确的击打到组织样品特定位置上。以此就可解决由于反射镜角度的偏移,导致激光反射不到指定的位置,从而造成检测不准或检测不到组织样品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转动球,所述转动件面向球体外壳内壁的一面,开设有与转动球配合的球形凹槽,所述转动球设于球形凹槽内,所述转动件与球体外壳内壁之间通过转动球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球形凹槽与转动球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一起。
由于转动球与球体外壳内壁为点接触的形式,因此在转动球相对球体外壳转动的过程中,就可使两者之间的摩擦降至最低,使转动更加剩力,且不易磨损。而且由于球形凹槽与转动球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一起,因此当球体外壳转动到特定位置,需要对其进行固定时,通过螺杆挤压转动件,从而使转动球逐渐被压入球形凹槽中,此时球形凹槽边缘与球体外壳内壁接触,改变了接触方式,从点接触变成线接触,可增大摩擦力,进而使转动件与球体外壳能够固定得更加牢靠,不易松动。
进一步,所述球形凹槽的开口直径小于转动球直径。
以此方式,可将转动球束缚在球形凹槽中,避免转动球在转动过程中随意运动,影响转动精度。
进一步,所述球形凹槽的开口处设有橡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7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