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0989.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弘正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病人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包括病床、防护装置、凹槽和紫外线灯管,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罩,且隔离罩的内部设置有氧气管插入口,所述紫外线灯管设置于隔离罩的内壁,且隔离罩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孔,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病床的两侧,且防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凹槽设置于病床的两侧内部,且病床的下方设置有底座。该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与凸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离罩通过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结构,隔离罩将感染者隔离在内,有效防止了其他人员被感染的现象发生,操作孔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操作孔的设计避免了感染病人大面积暴露在外,提高了医治时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接触传播等,对于感染病人病床而言,隔离装置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市场上的感染病人病床并未设置直接有效的隔离装置,医院直接将感染病人隔离在单独病房内,医生对其进行医治时易受到直接感染的风险,且医生采取穿戴防护服等防护措施时过于麻烦,给医治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感染病人病床并未设置直接有效的隔离装置,医院直接将感染病人隔离在单独病房内,医生对其进行医治时易受到直接感染的风险,且医生采取穿戴防护服等防护措施时过于麻烦,给医治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包括病床、防护装置、凹槽和紫外线灯管,所述病床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罩,且隔离罩的内部设置有氧气管插入口,所述隔离罩的底面末端设置有凸块,且隔离罩的外壁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合页,所述紫外线灯管设置于隔离罩的内壁,且隔离罩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孔,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病床的两侧,且防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凹槽设置于病床的两侧内部,且病床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隔离罩与凸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离罩通过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操作孔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而且操作孔关于隔离罩的中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转轴、连接杆和第二转轴,且连接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互配合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管设置有三个,且紫外线灯管的中轴线与隔离罩的中轴线相重合,而且紫外线灯管通过焊接与隔离罩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与合页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遮挡板通过合页与隔离罩构成旋转结构,而且遮挡板关于操作孔对应分布,同时遮挡板的长、宽均大于操作孔的长、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感染病人床旁隔离装置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与凸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隔离罩通过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结构,隔离罩将感染者隔离在内,有效的防止了其他人员被感染的现象发生,大大降低了被传染的风险,操作孔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而且操作孔关于隔离罩的中线对称分布,操作孔的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对病人开展医治等工作,避免了感染病人大面积暴露在外,提高了医治时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弘正,未经梁弘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0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压缩机的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脚手架可调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