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河道底泥及黑臭水体治理的底泥修复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1357.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施怀荣;邓伟;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C02F7/00;C02F11/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河道 水体 治理 修复 | ||
1.一种适用于河道底泥及黑臭水体治理的底泥修复毯,该底泥修复毯主体为单个长方体的修复毯模块组合的模块式结构,包括曝气主管(1)、多个修复毯模块(2)、曝气支管(3)、三通(4)、生态基(5)和药剂管(6);其特征在于:每个修复毯模块(2)为多层结构,从下到上包括控释袋(7)、下表面层、曝气管层、和上表面层,曝气管层形成支撑骨架,上表面层上设有多个有序排列的生态基(5)和在中部设置的一个药剂管(6),药剂管(6)与底层的控释袋(7)相连接,曝气支管(3)上下通过薄膜(8)包裹,两层薄膜构成上、下表面层,能够对底泥和水体同时起到增氧的作用,同时薄膜(8)能够有效的避免曝气造成底泥上翻影响水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底泥修复毯的曝气充氧功能实现阶段包括曝气主管(1)、曝气支管(3)、三通(4)和薄膜(8),曝气主管(1)与岸边风机同侧,并延伸至河道岸底边,风机的主管与曝气主管(1)之间通过三通(4)连接,再通过曝气支管(3)对底泥修复毯下方底泥及上方水体进行充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每个修复毯模块(2)下方设有装有生物颗粒酶的控释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整个底泥修复毯为拼接式结构,单个的修复毯模块(2)为2米*5米,面积为10m2,底泥修复毯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靠卡箍或者卡扣进行连接,连接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修复毯模块(2)主体被薄膜(8)包裹,薄膜(8)的内部是曝气支管(3)构成的框架,薄膜(8)对曝气支管(3)进行包裹作用,防止曝气量太大对底泥造成扰动进而影响水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薄膜(8)为可透气的编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装有生物颗粒酶的控释袋(7)是长2米、宽1米的可渗透袋子;控释袋(7)是60丝的口径方便生物颗粒酶的扩散进入到底泥中对底泥中的有机质进行削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曝气主管(1)为口径为50mm的PVC材质的管道,曝气支管(3)为口径为20mm的TPU材质的管道,曝气主管(1)与曝气支管(3)之间通过宝塔头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控释袋(7)的上部中心部位设有口径为50mm的连接药剂管(6)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底泥修复毯,其特征在于,药剂管(6)开口高度在整体的水面上方5cm高,方便随时对药剂进行投加,管子的上方用宝塔头进行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13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用工地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