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3398.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来;刘礼家;曾淑英;林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同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李增进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 除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属于配电室领域,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包括通风组件、防凝露装置、第一防尘网、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器,通风组件设置在配电室的顶壁,通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外部,通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内部,配电室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第一防尘网固定在配电室外侧壁上且将散热孔挡柱,配电室右侧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控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防凝露装置,通风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和防凝露装置均与主控器电连接,防凝露装置的出水管穿过配电室右侧壁延伸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有效将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排出,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室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词条介绍了配电室的组成、设计规范、安全制度等。
配电室内需要保持干燥,若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会引起的短路等,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或者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生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有效将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排出,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包括通风组件、防凝露装置、第一防尘网、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器,通风组件设置在配电室的顶壁,通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外部,通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内部,配电室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第一防尘网固定在配电室外侧壁上且将散热孔挡柱,配电室右侧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控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防凝露装置,通风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和防凝露装置均与主控器电连接,防凝露装置的出水管穿过配电室右侧壁延伸至外部。
优选地,通风组件包括风机、主风管、以及次风管,主风管固定连通在风机的出风口,主风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次风管,主风管和次风管的出风方向均朝下设置。
优选地,风机为轴流风机,风机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防尘网。
优选地,主风管和次风管内均设有加热丝,风机和加热丝均与主控器电连接。
优选地,通风组件还包括轴承座、转轴、叶片、以及扇叶,配电室内部顶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转轴的底端穿过配电室顶壁延伸至配电室内部固定有扇叶,叶片固定在转轴的上部且位于配电室的外部。
优选地,配电室的底部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配电室内部的底壁上,蓄电池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主控器、风机、以及加热丝连接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通风组件有效将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排出,结合防凝露装置的设置,达到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2、通过叶片带动扇叶转动,提高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而提高除湿和散热效果,采用自然风驱动,无需额外的人力或电力,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同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同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3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防撞便携式计算机
- 下一篇:电力机车BC10-Ⅰ型电源柜控制板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