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插拔式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3494.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华;陈约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以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插拔式 避雷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插拔式避雷器,其避雷器芯子由硅胶套和避雷器芯子主体组成,避雷器芯子主体包括上盖、下盖、多片电阻阀片、多片金属垫块和弹性限位框组合而成,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和下盖利用连接柱、连接孔相堆叠,弹性限位框对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和下盖进行限位,硅胶套由上套和下套组成,上套和下套上具有对应螺孔的通孔,由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下盖和限位框组成的柱体上涂覆有粘胶层,上套和下套套置并粘合在柱体上,上套和下套的连接处粘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芯子采用组合式的连接方式,使避雷器芯子的加工及组装变得更为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插拔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拔插式避雷器的避雷器芯子一般由上电极、下电极以及设置于上、下电极间的多片电阻阀片组成,制造时,利用无纬带将上述构件缠绕紧密后送入烤箱进行烘烤,再利用油压机将硅胶注入覆盖在烘烤后的构件上形成绝缘层,这种结构的避雷器芯子缠绕困难、制造复杂,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插拔式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插拔式避雷器,包括弯折呈肘形的避雷器壳体、避雷器芯子、铜鼻、避雷器压线端子、拔插杆、接线端子和接地线,所述避雷器芯子由硅胶套和避雷器芯子主体组成,所述避雷器芯子主体包括上盖、下盖、多片电阻阀片、多片金属垫块和弹性限位框,所述上盖和下盖为金属盖并具有螺孔,两螺孔分别用于连接避雷器压线端子和接线端子,各所述金属垫块分别设置于每两相邻的电阻阀片之间,所述电阻阀片和金属垫块的外周具有对应的多条凹槽,所述电阻阀片和金属垫块的顶部和底部还各具有一正方形连接柱和正方形连接孔,所述上盖的底部具有正方形连接孔,所述下盖的底部具有正方形连接柱,所述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和下盖相堆叠,所述上盖和下盖上还具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具有与各所述凹槽相对应的缺口,所述弹性限位框由上环、下环以及连接在上环和下环之间的多根连接筋组成,所述上环套置于上盖的限位环上,所述下环套置于下盖的限位环上,各所述连接筋镶嵌于对应的缺口和凹槽内,对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和下盖进行限位,所述硅胶套由上套和下套组成,所述上套和下套上具有对应螺孔的通孔,由上盖、各电阻阀片、各金属垫块、下盖和限位框组成的柱体上涂覆有粘胶层,所述上套和下套套置并粘合在所述柱体上,所述上套和下套的连接处粘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铜鼻设置于避雷器壳体的弯折处,所述避雷器压线端子螺接在避雷器芯子顶部且两者由避雷器壳体的底部插入,所述避雷器压线端子插入在铜鼻的凹孔内,一带孔底盖螺接在避雷器壳体的底部对避雷器芯子的底部进行限位,所述接地线通过接线端子与避雷器芯子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拔插杆由侧面插入避雷器壳体,所述铜鼻上还具有一插孔,所述拔插杆插入铜鼻并螺接在压线端子上。
优选的,所述电阻阀片和金属垫块各有五片。
优选的,所述凹槽有四条,所述连接筋有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雷器芯子采用组合式的连接方式,使避雷器芯子的加工及组装变得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避雷器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阻阀片和金属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以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以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3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设备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视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