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染色机废水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3880.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倪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印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废水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机废水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染色机本体,还包括有废水总管、缓冲罐、换热罐,所述废水总管与染色机本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缓冲罐顶端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缓冲罐底部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废水总管从缓冲罐侧壁伸入缓冲罐内腔中,所述换热罐包括罐体,套设于罐体上的夹套,所述罐体与夹套之间形成有供废水流动的换热腔,所述缓冲罐的废水出口与换热腔之间连通有废水进水管,所述夹套外壁上还设有废水出水管,所述换热罐罐体顶端连通有清水进水管,所述换热罐底端连通清水出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回收染色机废水中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保护生产环境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染色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高压废水,若直接排放到大气和水沟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损失,不利于企业节省生产成本,因而有必要对废水的余热进行回收。
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64083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染色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染缸、排放池和储水箱,染缸内设有热交换管,染缸与排放池之间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上设有抽送水泵和排放阀门,热交换管两端连接有伸出染缸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延伸与储水箱连通,排放池内设有螺旋吸热管,螺旋吸热管具有伸出排放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储水箱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出水管上连接有蒸汽进管,蒸汽进管上设有调节阀一,出水管上连接有调节阀二。该染色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将染缸和排放池中的余热都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用于加热自来水的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染色机排放的是高温高压的废水,若将其直接排放到换热设备中,废水将对换热设备造成较大的冲击载荷,不利于延长换热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染色机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能够有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染色机废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从染色机本体连出的废水总管,还包括有缓冲罐、换热罐,所述废水总管与染色机本体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缓冲罐顶端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缓冲罐底部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废水总管从缓冲罐侧壁伸入缓冲罐内腔中,所述换热罐包括罐体、套设于罐体上的夹套,所述罐体与夹套之间形成有供废水流动的换热腔,所述缓冲罐的废水出口与换热腔之间依次连通有水泵和废水进水管,所述夹套外壁上还设有废水出水管,所述换热罐罐体顶端连通有清水进水管,所述换热罐底端连通清水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机排放的高温高压废水,经过废水总管进入缓冲罐后,压强降低,废水沸腾产生二次热水和少量蒸汽,蒸汽从缓冲罐上方的蒸汽出口排出,二次热水从底端的废水出口流出,经过废水进水管进入换热腔中,与换热罐罐体中的清水换热后,冷凝废水从废水出水管排出。加热后的清水将用于染整生产中,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温高压废水经过缓冲罐的减压,水压明显下降,有利于延长换热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罐的内壁上固设有缓冲罩,所述缓冲罩和缓冲罐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的缓冲腔,所述废水总管一端穿入缓冲罐且连通缓冲腔,所述缓冲罩的外壁开设有若干周向分布的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废水总管外套设缓冲罩,减小高压废水对缓冲罐内壁的冲击载荷,有效延长了缓冲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罩与缓冲罐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板,一个所述出水口对应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出水口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缓冲罩与缓冲罐之间焊接加强板,增强缓冲罩的连接强度,提高缓冲罩的耐磨性与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印染整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印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3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升分切质量的薄膜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树脂料筒用进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