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4188.3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平;弓风斌;赵刚;赵子;毛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木市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719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装置,包括流化床床面、设置在流化床床面上的风帽和贯穿流化床床面的下渣管,所述风帽下部设有风眼,所述下渣管贯穿流化床床面并延伸至流化床床面的上方,还包括蘑菇头、挡风环,所述下渣管上端连接挡风环,所述挡风环上端连接蘑菇头,所述挡风环上端高于风眼,所述蘑菇头为锥形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有效地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口周边因流化不良燃烧不干净造成的排渣口及渣管高温结焦,并能降低灰渣含碳量,保持排渣口不变形、防止排渣口向风室漏渣,维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的结构包括流化床床面6、设置在流化床床面6上的风帽和贯穿流化床床面6的下渣管1,所述风帽5下部设有风眼9,所述下渣管1贯穿流化床床面6并延伸至流化床床面6的上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排渣过程中,由于下渣管1的下渣口8低于环渣口风帽5的风眼9,渣在下行时缓慢,在下渣口8部位形成死区不流化,风吹到此区域后容易造成下渣口8及下渣管1高温结焦,堵塞下渣管1,如果处理不及时下渣口8结焦面进一步扩大,会造成锅炉局部甚至全部结焦事故而停炉,给锅炉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装置,能有效地遏制下渣管口及管道结焦,并能降低灰渣含碳量,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装置,包括流化床床面、设置在流化床床面上的风帽和贯穿流化床床面的下渣管,所述风帽下部设有风眼,所述下渣管贯穿流化床床面并延伸至流化床床面的上方,还包括蘑菇头、挡风环,所述下渣管上端连接挡风环,所述挡风环上端连接蘑菇头,所述挡风环上端高于风眼,所述蘑菇头为锥形段。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挡风环为直线段,其管径和下渣管管径相同。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挡风环用OCr25Ni20材料制成。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挡风环通过焊缝焊接在下渣管上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风帽的风眼在蘑菇头斜面正中水平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蘑菇头与挡风环形成的角度为a,a为45°。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蘑菇头用OCr25Ni20材料制成。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蘑菇头通过焊缝焊接在挡风环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有效地遏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挡风环的上端(即排渣口)、挡风环和下渣管结焦,消除事故隐患,延长锅炉运行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降低灰渣含碳量,节省燃料,降低运行成本。
(3)挡风环和蘑菇头使用OCr25Ni20材质,使用寿命长、坚固耐用。
(4)焊接采用A402焊条,保持挡风环上端(即排渣口)不变形、防止挡风环上端(即排渣口)向风室漏渣,维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渣管;2、挡风环;3、蘑菇头;4、焊缝;5风帽;6流化床床面;7.排渣口;8.下渣口;9.风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木市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未经神木市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4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地质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提高渣浆泵扬程的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