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4214.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豪;李正林;翁星星;陈朝晖;贡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动力电池 双层 中空 复合 隔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包括位于上下两层的多孔膜层和夹在中间的按阵列排布的微型支撑柱,所述的微型支撑柱在平面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相邻的两个微型支撑柱的距离是所述微型支撑柱直径的2‑4倍,相邻的两行或两列的支撑柱交错间隔排布。本实用新型所制作的复合膜在保证整体厚度不便的情况下,采用厚度更薄的薄膜夹持中间分散分布的微型立体柱,从而提高了整个复合膜结构的孔隙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电池辅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
背景技术
应用在化学电池中的复合隔膜通常是复合薄膜面对面的贴合在一起,故而两层薄膜之间不会存在多余的空隙,这会降低隔膜的孔隙率,进一步对电池的内组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隔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下两层的多孔膜层和夹在中间的按阵列排布的微型支撑柱,所述的微型支撑柱在平面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相邻的两个微型支撑柱的距离是所述微型支撑柱直径的2-4倍,相邻的两行或两列的支撑柱交错间隔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孔膜层选用PP、PE、PI或PET多孔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孔膜层的厚度为0.5-50μm。
优选的,所述的多孔膜层的厚度为1-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型支撑柱的直径为0.5-50μm,所述微型支撑柱的高度为1-100μm,所述的微型支撑柱与所述多孔膜层的接触面积占总面积的6%-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采用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树脂制作所述的微型支撑柱,所述丙烯酸与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为1: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制作的复合膜在保证整体厚度不便的情况下,采用厚度更薄的薄膜夹持中间分散分布的微型立体柱,从而提高了整个复合膜结构的孔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型支撑柱的一种实施例的分布图;
其中:1-多孔膜层,2-微型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双层中空复合隔膜,包括位于上下两层的多孔膜层和夹在中间的按阵列排布的启支撑作用的微型支撑柱2。如图2所示,所述的微型支撑柱2在平面方向上等距离的分布,相邻的两个微型支撑柱2的距离(圆心之间的距离)是所述微型支撑柱2直径的3-5倍,相邻的两行或两列的支撑柱交错间隔排布。微型支撑柱2的这种排布方式能够保证气流在横向方向上的流通性,从而提高了孔隙的有效利用率。
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隔膜时,所述的多孔膜层选用PP、PE、PI或PET多孔隔膜中的任一种。为了能够保证在夹在支撑柱时不增加整体厚度的前提下,所述的多孔膜层选用的是0.5-50μm这种厚度较低的隔膜,优选的为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4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卡涩逆止阀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锅可拆解式易于无死角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