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4809.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荣;牛传猛;李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荣;牛传猛;李明辉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固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固定系统,包括:用于体罩成型的成型装置,其包括成型架、支撑组件和升降装置,所述成型架可移动地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成型架上设有供支撑组件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穿过的成型孔;用于通过成型的体罩将人体进行固定在治疗床上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治疗边框、底板和支柱,所述治疗边框通过多个支柱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体固定系统基于热成型膜制作出紧密贴合人体的双侧体罩,并实现了对仰卧、俯卧姿态的人体的固定摆位,可在某些治疗或检查时(如放射治疗)恢复并固定患者的体位,保证治疗或检查位置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在接受某些治疗或检查,如放射治疗时,需要被牢固地固定在治疗床上实现人体摆位,并保持体位不变,以保证射线剂量的精确投送。利用热成型膜、真空垫或发泡胶等现有人体摆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仅对人体的单侧体表进行适形固定,另一侧体表会产生不可控移位,存在牢固性差、重复摆位精准度低等缺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21241435.X)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型模的卧式人体摆位系统及摆位方法,实现了对仰卧、俯卧姿态的人体的固定摆位,但制作出的固定膜无法完全适形人体外轮廓。美国专利(专利号:009808648B2)提出了一种双面膜固定系统及方法,利用浮空支架可较方便地制作头部固定膜,但制作体部固定膜时,需要利用扫描仪获取体部外形,制作方法复杂,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人体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固定系统,包括:
用于体罩成型的成型装置,其包括成型架、支撑组件和升降装置,所述成型架可移动地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成型架上设有供支撑组件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穿过的成型孔;
用于通过成型的体罩将人体进行固定在治疗床上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治疗边框、底板和支柱,所述治疗边框通过多个支柱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成型架包括成型边框、立柱和限位挡块;所述成型边框固定地设置在多个立柱上,所述限位挡块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成型边框下方的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成型边框中部为一人形的成型孔,成型边框上设有凸台,凸台上开有若干用于安装热塑膜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和局部成型块,所述局部成型块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承载板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为平面、凹面或凸面人形板,所述承载板上开有臂部通孔、背部通孔、腿部通孔和支撑孔,所述臂部通孔位于承载板上部两侧区域,背部通孔位于承载板上部中间区域,腿部通孔位于承载板下部中间区域,多个支撑孔均布于支撑板中部。
优选的,所述局部成型块包括臂部成型块、背部成型块和腿部成型块,均为长条形曲面块;所述局部成型块底部设有固定销,与承载板上的臂部通孔、背部通孔或腿部通孔相配合装配。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可升降地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升降柱可仅支撑所述承载板的中部,也可支撑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升降柱上设有与承载板上的支撑孔相配合安装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为CT床。
优选的,所述治疗边框中部的治疗孔与成型边框上的人形孔一致,治疗边框上设有用于安装体罩的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上开有若干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有定位孔,底板可通过定位孔安装在治疗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荣;牛传猛;李明辉,未经戴建荣;牛传猛;李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4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安全阀
- 下一篇:一种汽车曲轴加工用摆碾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