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育苗钵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6047.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2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魏静茹;汤小华;邵铭泉;陈鹏;胡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青源天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5 | 代理人: | 岳帅 |
地址: | 457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苗钵盘,包括上盘和下盘,上盘和下盘的盘体分别被分隔成多个育苗钵体;上盘在纵向上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盘沿;上盘在横向上顺数第一行各钵体与第二行各钵体之间以及倒数第一行各钵体与倒数第二行各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贯穿的切缝;各切缝包括直缝以及斜缝或弧线缝,直缝设置在纵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斜缝或弧线缝自所述直缝两端向相对两侧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延伸,斜缝或弧线缝的在横向上的延伸距离大于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的横向上的距离的一半;上盘在纵向上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最边沿的两个钵体之间的直缝分别向盘沿一侧延伸。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把钵盘分切成单钵过程中纵向和横向分切装置的相互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械移栽的育苗钵盘。
背景技术
育苗盘是农业上机械移栽不可缺少的育苗容器,作物只有用规格一致的育苗盘育苗、移送到机械后,才能由机械完成分苗和取苗,现有的水稻插秧机、自动移栽机基本上都是以育苗盘育苗为基础。育苗盘通常分作平底盘和钵体盘两类,钵体盘使作物苗在育苗阶段获得独立的生长空间,移栽分苗时不被伤根,移栽后恢复生长较快,从移栽效果上比平底盘更好,平底盘一般只用于水稻育秧。
目前的育苗盘一般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传统塑料制备,由于材料不可降解,用钵盘育苗时需要移栽机械或人力将苗从育苗盘的钵内取出,通常机械比较复杂、使用成本高,或机械化程度较低。为此,专利CN201410745578.X提出了一种生物降解育苗盘,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可以在土壤中降解的特点实现钵和苗一起“带盘移栽”,即生物降解钵盘育苗后不需将钵与盘分离,直接切块分苗移栽,无需顶出或夹取方式把苗从钵中取出,从而可以简化移栽机械的分苗机构。为提高育苗和移栽的品质,CN201822099715.3提出了一种适合机械移栽的钵碗式生物降解育秧盘,这种盘所有钵体全部完整连接,钵盘结构紧密,但分苗时需要两个方向分别把钵切分后,才能分离单一钵苗,由于移栽作业时纵横向需要同时分切,要避开纵向和横向分切装置相互干扰,对纵向和横向分切的设计和结构要求较高;为避免纵向和横向分切装置相互影响,专利CN201911218375.4则提出了一种横向切缝的生物降解育苗盘,这种盘横向在钵盘制备时被预先留有切缝,只需要纵向分切装置将钵与钵之间纵向切开,无需横向分切装置,可完全避免纵向和横向分节装置之间的干扰,但由于盘内分切线过多,如果育苗周期较长育苗盘降解程度较高,育苗后分盘和移送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育苗盘破碎,而育苗盘不完整会直接影响移栽机作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苗钵盘,能够解决把钵盘分切成单钵过程中纵向和横向分切装置的相互干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钵盘,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盘和下盘,所述上盘由生物降解材料制备而成,上盘的盘体和下盘的盘体分别被分隔成同等数量的多个育苗钵体,所述育苗钵体为空心台体状结构且位置相互对应,上盘的钵体为无底结构、下盘的钵体为有底结构;上盘和下盘的长边方向即平行于移栽机械运动的方向为纵向,上盘和下盘的短边方向即垂直于移栽机械运动的方向为横向;上盘在纵向上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盘沿;上盘在横向上顺数第一行各钵体与第二行各钵体之间以及倒数第一行各钵体与倒数第二行各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贯穿的切缝;各切缝包括直缝以及斜缝或弧线缝,所述直缝设置在纵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所述斜缝或弧线缝自所述直缝两端向相对两侧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延伸,所述斜缝或弧线缝的在横向上的延伸距离大于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的横向上的距离的一半;上盘在纵向上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最边沿的两个钵体之间的直缝分别向盘沿一侧延伸,延伸距离小于盘沿在横向上的距离的一半且大于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钵体之间的横向上的距离的一半。
进一步地,上盘的盘沿在横向上的距离为10-20毫米。
进一步地,育苗钵体的空心台体壁厚为0.3-1毫米。
进一步地,下盘的钵体底部设置有透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青源天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青源天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6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