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架空裸导线绝缘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6243.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领;孔维禅;付恩勇;邹富强;董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洎皋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架空 导线 绝缘 机器人 带电 下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架空裸导线绝缘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包括框架结构的设备平台、安装在设备平台底部两端的收线器以及与设备平台配合使用的挂架,收线器的转轴上安装有减速器,挂架两端固定安装有便于将挂架悬挂在电缆上的挂钩,挂钩的下部自由端固定连接有从收线器穿出的吊绳,该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实现方便吊升包胶设备到高空线缆上,并且可以在高空线缆上形成承载平台,方便包胶设备在高空线缆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架空裸导线绝缘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
背景技术
注涂绝缘层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配电架空线路裸导线绝缘化处理,配电网指的是电压等级10kV-400V的供电网络。目前,城区配电网基本实现了绝缘化,农村配电网50%以上还是裸导线,每当刮风下雨配电线路跳闸频繁,影响了供电效益和优质服务。
现有技术的线缆高空作业操作中,例如架线过程中的线缆绝缘层涂覆,以及架线施工和后续维护线路上的作业中,包括对线路周边的高空树枝砍伐清理作业,电力线路上的风筝等杂物的清理作业等,都需要沿着线缆线路上行进并进行施工和操作处理,目前通常是通过人工吊在线缆上进行作业,不仅对操作人危险,而且施工效率很低,尤其是后续维护线路必须停工操作,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
由于高压线缆本身具有一定的吊装承受力,通常会将施工人直接吊在相应的线缆上进行工作。目前技术实现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切割机器人等操作实现方案,但通常都需要将相应的操作设备从线塔上吊装到线缆上,而这些设备通常重量较大,在空中操作非常不方便,容易导致设备或人员坠落的危险。此外吊装后的设备在线缆上行进也有困难,造成喷涂机器人和日常维护的操作难度高,市场认可度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高空线缆作业设备升降及工作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架空裸导线绝缘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实现方便吊升到高空线缆上,并且可以在高空线缆上形成承载平台,方便高空线缆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架空裸导线绝缘包胶机器人带电上下线装置,包括框架结构的设备平台、安装在设备平台底部两端的收线器以及与设备平台配合使用的挂架,收线器的转轴上安装有减速器,挂架两端固定安装有便于将挂架悬挂在电缆上的挂钩,挂钩的下部自由端固定连接有从收线器穿出的吊绳。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框架结构的设备平台用于放置包胶机器人,收线器用于收纳包胶机器人上下线所用的吊绳,挂架用于与设备平台配合使用,挂架两端为类似钥匙扣的挂钩,挂钩的下端与吊绳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挂架带下部设备平台直接挂在电缆上。
进一步,挂钩与吊绳之间安装有绝缘缓冲器。有益效果:挂钩与吊绳之间的绝缘缓冲器起到缓冲吊绳、设备平台以及设备平台上包胶机器人摆动的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被挂设备上的若干线缆引导轮廓。有益效果:线缆引导轮廓起到引导电缆进入挂钩的作用。
进一步,设备平台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便于吊绳穿出的穿线孔。有益效果:三角支架上的穿线孔起到对从收线器穿出吊绳限位的作用,减少吊绳、设备平台以及设备平台上包胶机器人的摆动,维持设备平衡。
进一步,收线器上设置有用于卷绕吊绳的内槽。有益效果:收线器上的内槽便于卡设吊绳,增加吊绳卷绕的牢固性。
进一步,收线器与减速器之间安装有离合器。有益效果:设备平台上吊绳挂线时,将吊绳手动带出,收线器与减速器之间的离合器,能够保证手动拉出吊绳而不受减速器影响。
进一步,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有益效果:为了保证设备防坠安全性,减速器选择蜗轮蜗杆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自锁性能够防止挂架坠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洎皋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洎皋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6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