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7107.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贾西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西久 |
主分类号: | F24D19/02 | 分类号: | F24D19/02;F24F1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地址: | 3004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暖通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包括底座、沿前后方向均布在底座两侧的安装孔以及装设在底座上的空气热源泵本体,空气热源泵本体的下面装设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软质环且软质环位于底座和空气热源泵本体之间,底座上设有穿孔,螺杆的一端穿出穿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底座上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活动柱。空气热源泵本体运行时,空气热源泵本体底部产生的机械震动从空气热源泵本体四侧传递至软质环上,从空气热源泵本体中侧传递至吸震簧上,受到软质环和吸震簧弹性吸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热源泵运行过程中底部传递的震动,缓降向空气热源泵本体底部的硬反馈,保护空气热源泵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暖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多为空气-水的综合系统,由于水的比热容更大,单位面积水可以容纳更多的热量,换言之,水温的升高和降低都很缓慢,所以高层建筑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水循环将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建筑。
这种系统的直接动力是安装在高层建筑顶部的空气热源泵,空气源热泵是把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冷媒搬运到水中,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吸收相当于三倍电能左右的热能来加热水,更加节能,空气热源泵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两侧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插入膨胀螺栓,并将膨胀螺栓打入楼顶地面上预先钻好的钻孔内,最后锁紧膨胀螺栓上的螺母,使得空气热源泵稳定安装在地面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空气热源泵的机械运行,主要其底部的空气压缩机和抽吸泵运行,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空气热源泵底部震动,由于底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不仅不能吸震,而且会将震动直接硬反馈给空气热源泵的底部,长期使用会给空气热源泵带来不小的机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吸收空气热源泵运行过程中底部传递的震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包括底座、沿前后方向均布在底座两侧的安装孔以及装设在底座上的空气热源泵本体,所述空气热源泵本体的下面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软质环且软质环位于底座和空气热源泵本体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穿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出穿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优选的,所述软质环为圆环结构,软质环的壁面厚度至少为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活动柱,活动柱的顶部装设有支撑板,活动柱上、位于支撑板与底座的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吸震簧。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孔结构,活动柱为圆柱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建筑的暖通设备,空气热源泵本体运行时,空气热源泵本体底部产生的机械震动从空气热源泵本体四侧传递至软质环上,从空气热源泵本体中侧传递至吸震簧上,受到软质环和吸震簧弹性吸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热源泵运行过程中底部传递的震动,缓降向空气热源泵本体底部的硬反馈,保护空气热源泵本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吸收空气热源泵运行过程中底部传递的震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孔、3空气热源泵本体、4螺杆、5软质环、6穿孔、7螺母、8通孔、9活动柱、10支撑板、11吸震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西久,未经贾西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7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融专业用经济曲线展示板
- 下一篇:一种车辆排挡总成及重型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