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9823.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勇;沈平;姚志超;黄剑;汤尧;沈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60/13 | 分类号: | A61M60/13;A61M60/279;A61M60/865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静脉 限流 装置 | ||
1.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箍(1)、输液港(2)和液体抽吸器(3),所述C形箍(1)用于卡抱在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在C形箍(1)的内周表面设有弹性囊(4),所述弹性囊(4)与输液港(2)连通,所述输液港(2)用于置入人体内,输液港(2)通过导管(5)与所述弹性囊(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液体抽吸器(3)包括液体抽吸泵(6)、抽吸管(7)和穿刺针(8),所述液体抽吸泵(6)的抽吸口连接的一端,所述抽吸管(7)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8),所述穿刺针(8)用于从体外外穿入并连接输液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箍(1)上还设置有连接构件,C形箍(1)两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弧形卡(15),所述C形箍(1)一端设有连接槽口,所述弧形卡(15)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口内,弧形卡(15)另一端设有弯折头(16),所述弯折头(16)的内表面设为平面,所述C形箍(1)另一端的外侧面设有卡口(17),所述卡口(17)中心凹设有平面且能够与所述弯折头(16)的内表面匹配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15)的两端内侧面设有弹性过渡垫(18),所述弹性过渡垫(18)靠近C形箍(1)的一端高于远离C形箍(1)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港(2)包括港座(9)、穿刺隔膜(10)和保压防逆流机构,所述港座(9)呈圆锥台形,港座(9)内部设有空腔(9a),港座(9)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穿刺开口(9b),所述穿刺开口(9b)处安装所述穿刺隔膜(10);所述港座(9)侧部设有与空腔(9a)连通的出口,所述导管(5)连接在所述出口处;所述保压防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腔(9a)内,保压防逆流机构包括子弹形阀芯(11)和复位弹簧(12),所述子弹形阀芯(11)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空腔(9a)内,所述复位弹簧(12)设置在子弹形阀芯(11)的下方,复位弹簧(12)一端与空腔(9a)的底部内表面抵接,复位弹簧(12)另一端与子弹形阀芯(11) 的底部外表面抵接;所述子弹形阀芯(11)为空心结构,在子弹形阀芯(11)的圆柱部侧面上设有侧孔(11a),所述空腔(9a)的内周表面凹设有环形凹槽(9c),所述港座(9)内设有通道(9d),所述通道(9d)一端与环形凹槽(9c)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当子弹形阀芯(11)不受压时,在复位弹簧(12)作用下,子弹形阀芯(11)上的侧孔(11a)与环形凹槽(9c)相互错开;当子弹形阀芯(11)受压并移动至与空腔(9a)底部内表面抵接时,子弹形阀芯(11)上的侧孔(11a)与环形凹槽(9c)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开口(9b)的外围设有至少两个凸出于港座(9)顶部表面的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标识(13),所述定位标识(13)用于与皮外的定位固定器(14)配合,所述定位固定器(14)的中心设有通孔(14a),所述通孔(14a)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穿刺开口(9b)相同,定位固定器(14)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标识(13)一一对应的定位孔(14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4)黏贴固定在C形箍(1)上,所述C形箍(1)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1a),所述导管(5)经贯穿孔(1a)穿入C形箍(1)并与弹性囊(4)内部密封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8)前端为圆头且封闭,在穿刺针(8)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与穿刺针(8)内孔连通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抽吸泵(6)采用蠕动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98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滴油的定型机烘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