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2133.2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褚强;彭士涛;魏燕杰;贾建娜;郑天立;梁宝翠;张凯磊;王心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A01G9/02;A01G31/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净水 试验 功能 景观 试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池,包括由在一个池体内设置通三条弧形池壁分隔而成的多个台地式种植池,设置在多个台地式种植池前端的景观平台池和设置在多个台地式种植池尾端的回水池,试验池内相邻两个池体之间的池壁顶部依次依照水流方向依次加工有高度呈梯度递减的溢流台,形成多级跌水结构;回水池底部设有循环排水口和提升泵,使埋设在池底下方的循环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排水口与进水口相连通;该试验池具有多个独立试验的台地式种植池,并利用依照水流方向设置多级跌水结构以模拟多级跌水表流湿地,同时,试验池在满足实验需求的同时为周围环境提供观赏景观,提升环境美感,实现资源多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试验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池。
背景技术
中试试验基地是新技术、新工艺试验的场所,具有一定实验规模,目的为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实际应用的内在规律性与可行性,将基础研究转为应用研究。针对水体净化技术应用的中试基地的任务即为将实验室内得到的水体净化技术进行中试规模实验,如掌握不同水处理工艺、水生植物净水效果、人工湿地运行参数等对污水水质的净化提升能力。
中试试验基地一般投资较大,仅用于试验使用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建设过程中同时考虑其景观性特征,使其建成后兼具景观效果、提升周边环境美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综合功能。目前兼具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基地建设在国内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针对污水处理、水质提升、湿地模拟等水体净化过程,并同时兼具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基地更为缺乏。本发明即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基地为该领域提供了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具净水试验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中试试验池,包括一个景观平台池、多个台地式种植池、以及一个回水池;其中,多个台地式种植池由在一个池体内设置通三条弧形池壁分隔而成;景观平台池设置在多个台地式种植池前端,并与位于前端的台地式种植池相接,在景观平台池的池壁上设有用于与外部污水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回水池设置在多个台地式种植池尾端,且其与位于尾端的台地式种植池之间同用一个池壁;在台地式种植池与景观平台池之间的池壁顶部、相邻两个台地式种植池之间的池壁顶部、以及台地式种植池和回水池之间的池壁顶部依照水流方向依次加工有高度呈梯度递减的溢流台,形成多级跌水结构;回水池底部设有循环排水口和提升泵,循环排水口与埋设在池底下方的循环水管的一端相连通,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景观平台池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相连通,循环排水口处设有开闭阀门。
进一步地,景观平台池为浇筑尾鲤鱼鱼头形状池体,且在池体内还竖直设置有一个形状如鲤鱼鱼眼的圆柱形的观景平台,观景平台与景观平台池之间通过连廊连接;多个台地式种植池由在浇筑为鲤鱼鱼身形状的池体内设置通多条弧形池壁分隔而成,使多个台地式种植池相对于鲤鱼鱼身形状的池体呈不规则鱼鳞形状;回水池为浇筑形成有鱼尾形状的池体,使试验池整体“鲤鱼跃龙门”形态。
进一步地,在台地式种植池与景观平台池之间的池壁底部、在每相邻两个台地式种植池之间的池壁底部、以及在台地式种植池与回水池之间的池壁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泄水口,在回水池池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口,且在各泄水口处和排水口处均设置有一个开闭阀门。
进一步地,在各个台地式种植池中种植有沉水水生植物、挺水水生植物、浮水水生植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在景观平台池、各台地式种植池的池底、以及池壁内侧和外侧均铺为大理石砖面,并在池体内构建有鱼类群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2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生态航道模拟试验池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