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2952.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亚茹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200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水体 养殖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涉及到渔业技术领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所述河道的内部设置有浮床,所述浮床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所述浮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所述连接桩远离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连接桩的一端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滑槽、固定块、活动槽、凸块、安装槽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浮床拆卸安装,解决了浮床不能用于不同大小水域的问题,通过通孔和浮床之间配合设置,能够养殖绿植净化水域,解决了养殖产生的重金属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沿海渔业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养殖业对沿海环境造成不程度地破坏,尤其是在传统贝类和藻类的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的渔民对传统贝类和藻类的进行单种养殖,在针对传统贝类和藻类进行传统养殖的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投饵过量,养殖密度过高等现象,造成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严重污染,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是修复养殖的一种生态系统。
目前,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不能用于不同大小的水域,不方便拆卸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没有绿植对水域进行修复和清理。
因此,发明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功能单一和没有绿植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水体增养殖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桩,所述河道的内部设置有浮床,所述浮床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养殖箱,所述浮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桩,所述连接桩远离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连接桩的一端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浮床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浮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浮床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浮床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端与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滑槽向连通,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呈梯形。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绳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可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开设有固定槽。
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通孔呈圆柱形。
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桩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适配。
可选的,可选的,两个所述凸块关于浮床的中部呈对称排列,所述浮床与凹槽位于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杆、滑槽、固定块、活动槽、凸块、安装槽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方便浮床拆卸安装,解决了浮床不能用于不同大小水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和浮床之间配合设置,能够养殖绿植净化水域,解决了养殖产生的重金属对水域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床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亚茹,未经刘亚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2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泡脚智能药桶
- 下一篇:一种中医针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