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针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3555.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F16M11/04;F16M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仪,包括该针灸仪的固定壳体、对固定壳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盖、用于显示患者信息指标的显示屏和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板,所述固定壳体呈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固定壳体底端面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固定壳体顶端面一侧设置有电源旋钮,所述固定壳体顶端面且位于电源旋钮一侧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壳体周向铰接,所述固定壳体的矩形安装槽内底端面中间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通过固定销轴周向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显示屏背面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卡块。该中医针灸仪,不仅便于对显示屏进行支撑防护,且便于医护人员的观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仪。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中医诊疗中包括有针灸诊疗法,在针灸针疗法中需要用到针灸仪,而一般针灸仪都是带有显示屏的矩形状仪器,目前针灸仪的显示屏多位水平放置的,不便于医护人员观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仪,包括该针灸仪的固定壳体、对固定壳体进行防护的防护盖、用于显示患者信息指标的显示屏和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板;
所述固定壳体呈矩形箱体结构,且所述固定壳体底端面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固定壳体顶端面一侧设置有电源旋钮,所述固定壳体顶端面且位于电源旋钮一侧开设有矩形安装槽,且矩形安装槽内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壳体周向铰接;
所述固定壳体的矩形安装槽内底端面中间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的内壁通过固定销轴周向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显示屏背面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卡块,所述显示屏背面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N组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一侧面固定焊接有弧形耳板,所述弧形耳板一侧周向铰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另一端面纵向嵌设有安装板,所述固定壳体远离弧形耳板的一侧面顶端开设有与安装板配合使用的安装缺口。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顶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且所述第二矩形凹槽内底端面铰接有用于提取该针灸仪的弧形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且所述安装缺口内壁开设有与凸块配合使用的安装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一侧面底端开设有抽屉槽,且抽屉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电源线放置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外壁开设有拉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中医针灸仪,通过设置显示屏、支撑板、矩形凹槽、卡块和卡槽,支撑板在第一矩形凹槽内通过固定销轴翻转,卡块与卡槽配合卡接,便于对显示屏进行支撑防护,且便于医护人员的观看;通过设置弧形耳板、防护盖、安装板、安装缺口和凸块,防护盖在弧形耳板内旋转翻动,对固定壳体进行防护,安装板与安装缺口配合使用,便于对防护盖锁定;该中医针灸仪,不仅便于对显示屏进行支撑防护,且便于医护人员的观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示意图。
图中:1固定壳体、2防护盖、3显示屏、4支撑板、5第一矩形凹槽、6电源旋钮、7放置盒、8弧形把手、9弧形耳板、10安装板、11凸块、12安装缺口、13安装凹孔、14固定销轴、15卡块、16第二矩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未经陈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3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