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3763.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财;徐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04;H01R13/648;H01R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 ||
1.一种板对板插头,包括若干插头端子、金属加强件、将若干插头端子及金属加强件固持为一体的插头本体、连接所述插头端子的线缆组件及包覆于所述插头本体外的屏蔽外壳,所述插头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后延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屏蔽外壳包括覆盖所述插头本体顶面的覆盖顶板、自所述覆盖顶板前端向下折弯形成的覆盖前壁、自所述覆盖前壁横向两端向后折弯形成的覆盖侧壁及自所述覆盖顶板横向两侧向下折弯位于所述覆盖侧壁外的保护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件包括暴露于所述基部顶面上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条,所述覆盖顶板上设有供所述凸条卡入的开槽,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覆盖顶板接触并被焊接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与所述凸条均在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开槽前后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凸条的长度,所述开槽朝向所述插头本体一侧的外周缘冲压形成有导引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凸条的厚度,所述开槽的横向两侧边分别相对突出形成有一对弹性凸部,一对所述弹性凸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凸条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卡入所述开槽内后,所述开槽在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上对所述凸条进行限位,防止将所述金属加强件成型于内的插头本体晃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部向下凸出形成的岛部及自所述延伸部横向两侧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岛部包括岛部主体及位于所述岛部主体横向两端的加强端部,所述金属加强件成型于所述加强端部上以增强所述加强端部的强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件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向下折弯延伸并覆盖所述加强端部横向外侧面的第一加强壁、自所述第一加强壁底端折弯并覆盖所述加强端部底面的第二加强壁及自所述第二加强壁前后两侧折弯并包覆所述加强端部前后端面的一对第三加强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向下突出形成突出部,所述延伸部的后端自上向下凹陷形成有焊台,所述焊台上包括若干与插头端子对应的焊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包括成型于所述岛部外的U形接触部、自所述U形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焊槽内的焊脚,所述U形接触部包括成型于所述岛部前端面的第一接触臂、成型于所述岛部后端面的第二接触臂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接触臂且成型于所述岛部底面的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顶面对应所述连接部位置处在注塑成型时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所述线缆组件包括若干同轴线缆及将若干所述同轴线缆固持为一体的线缆支架,所述同轴线缆包括延伸至所述焊槽内与所述信号端子的焊脚焊接的中心导体,所述线缆支架包括延伸至所述焊槽内与所述接地端子的焊脚焊接的焊接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37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对板插座
- 下一篇:一种电解液可循环的镁空气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