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指纹线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4261.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海;代亮亮;周运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韩昌物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5/00;E05B15/04;E05B9/00;E05B1/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晓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指纹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指纹线的安装结构,外部锁壳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穿孔放置转动轴,转动轴位于外部锁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上方依次啮合配合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不完全齿轮与第二齿轮上均开设有方形穿孔,第二齿轮的方形孔内均插接有方形轴,方形轴的一端位于第二齿轮中,方形轴的另一端位于锁芯中,转动轴位于外部锁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把手,把手上设有指纹感应装置,指纹识别感应装置设有指纹线穿过转动轴、不完全齿轮的方形孔、锁芯与内部锁壳相连接;不完全齿轮的未设有齿轮处固定设有拉簧与外部锁壳内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指纹线、固定转动角度、把手自动复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指纹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
一般的智能锁分为外部锁体、锁芯和内部锁体,其中外部锁体包括外部锁壳,在外部锁壳的内部上方设有刷卡识别与密码输入的电路板,外部锁壳在电路板位置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感应屏,在感应屏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把手,指纹识别把手内设有指纹感应装置;内部锁体包括内部锁壳,内部锁壳上方设有电池放置槽,在电池放置槽面向内部锁壳开口处设有指纹识别电路板,在电池放置槽的下方同样设有把手。
但是,大部分的智能锁的指纹感应装置与指纹识别电路板之间的指纹线,通过在转动轴位于外部锁体内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穿孔,穿过圆形穿孔、锁芯与指纹识别电路板连接,指纹线并未受到保护,同时为了保证方形轴的牢固性,指纹线并未从方形轴中穿过,这样在转动指纹识别把手的时候,指纹线跟随转动,扯动幅度较大,指纹线便与外部锁壳、内部锁壳和锁芯产生摩擦,对指纹线的使用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指纹线的安装结构,具有保护指纹线、固定转动角度、把手自动复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锁指纹线的安装结构,包括外部锁壳、锁芯和内部锁壳,所述外部锁壳与内部锁壳均为竖直状的长方体壳体,所述锁芯位于外部锁壳与内部锁壳之间,所述外部锁壳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形穿孔,所述第一圆形穿孔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外部锁壳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上方啮合配合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啮合配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与外部锁壳转动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与第二齿轮上均开设有方形穿孔,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形孔内均插接有方形轴,所述方形轴的一端位于第二齿轮中,所述方形轴的另一端位于锁芯中,所述转动轴位于外部锁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指纹感应装置,所述指纹感应装置设有指纹线穿过转动轴、不完全齿轮的方形孔、锁芯与内部锁壳相连接;
所述不完全齿轮的未设有齿轮处固定设有拉簧与外部锁壳内部固定连接。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优选的:所述外部锁壳的不完全齿轮的上方沿外部锁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金属隔离柱,两个所述金属隔离柱上设有矩形安装块,所述矩形安装块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凸起,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圆柱凸起上。金属隔离柱的高低可以将分别位于外部锁壳第一齿轮的高度上调,用于适应不完全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高度,保证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矩形安装块的正上方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设有与环形块内部圆直径一致的圆柱,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圆柱内开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对应的方形穿孔。第二齿轮与锁壳转动连接,通过环形块与第二齿轮上设置的圆柱,即固定了第二齿轮,又方便了第二齿轮的转动,同时,第二齿轮上的方形孔内设有方形轴,方形轴插入进锁芯,利用不完全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可以利用方形轴将锁芯拨动,进而打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韩昌物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韩昌物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4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