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促进物质循环的池塘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4495.5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车轩;田昌凤;刘兴国;王健;周寅;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物质 循环 池塘 养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促进物质循环的池塘养殖系统,草鱼养殖池的水来源于蓄水池,并通过水泵与蓄水池连通;各草鱼养殖池底部通过颗粒物收集管与集污井连通;集污井与螺蛳鲢鳙养殖塘连通;螺蛳鲢鳙养殖塘通过生态沟与河蟹养殖塘连通;河蟹养殖塘由多个塘埂隔开,各塘埂在接近河蟹养殖塘对角线方向具有一缺口,相邻两个缺口靠近河蟹养殖塘的不同侧,使水流在河蟹养殖塘形成连续的S形流向;相邻两个塘埂与河蟹养殖塘一对侧边围成的区域中底部均设有一凸台;河蟹养殖塘的水经过人工湿地净化返回蓄水池。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未被养殖生物利用的饲料营养浪费;减少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保持养殖全程水质优良,改善水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物质循环的池塘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未被养殖生物利用的饲料营养素,研究表明,饲料中仅有20%~30%的氮和40%~45%的磷被养殖生物利用,其它的氮磷全部以残饵、粪便和溶解态的形式进入养殖环境,成为导致水体污染的富营养物质。因此,提高饲料利用率,使营养物质尽可能多的转为养殖生物的生物量,从而降低营养素进入周边环境的比例,是解决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难题的关键。
增加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营养利用层级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养殖池塘作为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投放不同生态位的养殖生物来延长食物链,使养殖的鱼类等高营养级生物未利用的饲料被低营养级的生物摄食,再以低营养级生物作为鱼类的饵料进一步提高饲料营养向养殖对象的转化,从而实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目前,池塘养殖生物的营养级很少,一般为一种主养鱼类和一种混养鱼类,主养鱼类用于产生经济效益,混养鱼类用于调节水质,这种传统养殖模式生物营养级的缺乏导致物质循环不畅、食物链较短,且传统池塘结构简单,如果在一个池塘中投放太多的养殖品种,容易导致不同养殖品种的相互影响使产量下降。因此,如何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习性和营养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池塘设施和系统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池塘养殖系统结构,通过投放不同生态位的养殖生物来延长食物链,使养殖的鱼类等高营养级生物未利用的饲料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池塘结构实现水平方向流动,被低营养级的生物摄食,再以低营养级生物作为鱼类的饵料,水草吸收溶于水中的营养素,成为河蟹的天然饵料,进一步提高饲料营养向养殖对象的转化,从而实现提高饲料物质循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物质循环的池塘养殖系统与结构,包括草鱼养殖区域、螺蛳鲢鳙养殖塘3、河蟹养殖塘2;所述草鱼养殖区域包括一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中设置多个草鱼养殖池1,草鱼养殖池1的水来源于所述蓄水池,并通过水泵与所述蓄水池连通;各所述草鱼养殖池1底部与集污井5连通;所述集污井5与螺蛳鲢鳙养殖塘3连通;所述螺蛳鲢鳙养殖塘3通过生态沟4 与河蟹养殖塘2连通;所述河蟹养殖塘2由多个塘埂8隔开,各塘埂在接近河蟹养殖塘2对角线方向具有一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缺口靠近河蟹养殖塘2的不同侧,使水流在河蟹养殖塘2形成连续的S形流向;相邻两个塘埂与河蟹养殖塘2一对侧边围成的的区域中底部均设有一凸台9。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呈矩形,其一侧边与螺蛳鲢鳙养殖塘3对应贴合,另一相邻侧边与河蟹养殖塘2之间通过人工湿地6隔开。
优选的,所述多个所述草鱼养殖池1在所述蓄水池中呈阵列分布,集污井5设于相邻四个草鱼养殖池1的节点之处。
进一步的,所述螺蛳鲢鳙养殖塘3呈接近矩形的形状,其与河蟹养殖塘2连通之处设有拦鱼网7。
更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沟4的一侧边为河蟹养殖塘2的边缘,另一侧边为塘埂8。
更进一步的,各所述草鱼养殖池1中在距离方切面2米的位置设置水车增氧机10,与草鱼养殖池(1)中线呈45°角。
再进一步的,所述河蟹养殖塘2进水口也设置多个水车增氧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4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装置、铺粉装置、及3D打印设备
- 下一篇:新型光伏发电用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