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7441.4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卞锋;任源;王新军;唐海玲;张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72;E02D5/52;E02D31/10;E02D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受 作用 混凝土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包括:混凝土预制桩身、可拆卸空心导杆、金属桩尖,混凝土预制桩身具有桩顶、桩底,混凝土预制桩身打入地基土中;混凝土预制桩身的空腔内设有可拆卸空心导杆,可拆卸空心导杆底端设有桩尖连接螺纹,金属桩尖顶端设有导杆连接螺纹,可拆卸空心导杆与金属桩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属桩尖至于混凝土预制管桩桩尖,使得沉桩刺入土体更加容易穿过坚硬土层,提高沉桩的效率,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桩尖可回收重复利用,可以在桩尖与地基土之间形成空腔,节省材料的目的,金属桩尖大小可以定制,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地下室已经成为住宅建筑的常规配置。对于层数不高的别墅项目,基地压力不大,可以通过天然基础的形式将其传递给地基,但是设置了地下室以后,在设计高水位下,经常会存在抗浮工况,此时天然基础的方案就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改用桩基础。常规桩基础设计时,承压和抗浮均由桩基来满足。承压设计时,将上部荷载集中到桩基,单桩承载的上部荷载较大,为了满足单桩承载力,需要将桩端至于较好的土层。抗拔设计时,由于水浮力不大,可能仅仅需要承压计算一半的桩长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这种承压为主,又存在抗浮工况的项目,采用常规桩基础设计是可行的,但经济性不佳。但仅仅采用天然基础,虽然能满足承压工况,经济性也较好,但对于抗浮工况却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可以使得预制管桩筏板基础在承压工况下,按照天然基础受力模式,管桩的配置长度可以根据抗浮计算确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
仅承受抗拔作用的混凝土预制管桩,包括:混凝土预制桩身、可拆卸空心导杆、金属桩尖,混凝土预制桩身具有桩顶、桩底,混凝土预制桩身打入地基土中;混凝土预制桩身的空腔内设有可拆卸空心导杆,可拆卸空心导杆底端设有桩尖连接螺纹,金属桩尖顶端设有导杆连接螺纹,可拆卸空心导杆与金属桩尖螺纹连接。
优选地,金属桩尖底部为圆锥体,中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杆;金属桩尖的中部圆柱体设置内角为圆弧的凹槽,金属桩尖中部圆柱体通过固定轴枢接可转动桩尖限位块,可转动桩尖限位块为中间矩形两端半圆形的长条状,其内侧中上部设有桩尖限位块卡槽,卡槽为带方凹口矩形。
优选地,金属桩尖的圆杆顶部带螺纹,圆杆下部有直径收缩段,用于安装弹簧和固定卡环,圆杆直径收缩段顶部设置有卡环限位器,固定卡环为圆环体,上面外圈带三角突起,内部直径略小于弹簧直径,安装于弹簧上方。
优选地,可拆卸空心导杆顶部套设桩顶稳定环,可拆卸空心导杆顶端设置若干限位孔,桩顶稳定环通过限位螺栓固定在可拆卸导杆上,桩顶稳定环套入混凝土预制桩身顶端内。
优选地,混凝土预制桩身为预制混凝土空心管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金属桩尖至于混凝土预制管桩桩尖,使得沉桩刺入土体更加容易穿过坚硬土层,提高沉桩的效率,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
2、桩尖可回收重复利用,当发桩尖卡住问题时,通过转动可拆卸导杆,将金属桩尖与其他部件分开,实现其余部件的回收;
3、可以在桩尖与地基土之间形成空腔,使得混凝土预制管桩筏板基础在承压工况下,以天然基础的受力方式承载上部结构荷载,混凝土预制桩的设计长度可以仅按照抗浮需要设置,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预制桩的设计长度,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7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