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7785.5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红;白育智;许娅红;崔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海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包括防护框架、蜗轮、防护网和固定弹簧,所述防护框架的底端焊接有地插杆,且防护框架的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防护框架内卡合连接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护框架内焊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焊接在连接杆的外端面,并且连接杆卡合连接在防护框架内,所述防护网内焊接有固定弹簧。该水利工程用护坡网设置有连接杆,通过向上拉动连接杆,能够将连接杆运动脱离限位槽,此时能够拉扯防护网脱离防护框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防护网进行拆卸,同理,通过向内推动防护网至防护框架内,能够方便快捷的将防护网安装固定在防护框架上,提高了护坡网的使用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一些土质的河床边坡,在风浪和河水的冲刷作用下,河床边坡上的泥土极易崩塌,导致河道淤积和堵塞,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需要使用护坡网对河床边坡进行防护工作。
而现在大多数的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由于河床边坡上的泥土较为松软,不能够保证护坡网稳定牢固的固定安装在河床边坡上;
二、在护坡网的工作过程中,由于雨水和河水的冲击力较大,护坡网较为损坏,不方便对护坡网进行拆卸更换。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水利工程用护坡网不能够保证护坡网稳定牢固的固定安装在河床边坡上,以及不方便对护坡网进行拆卸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包括防护框架、蜗轮、防护网和固定弹簧,所述防护框架的底端焊接有地插杆,且防护框架的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底端焊接有蜗杆,且蜗杆上啮合连接有传动带,并且蜗杆转动连接在防护框架内,所述蜗杆上啮合连接蜗轮,且蜗轮焊接在固定轴的顶端,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在地插杆内,且固定轴的底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焊接在螺纹杆的底端,所述螺纹杆外安装有侧插杆,且侧插杆设置在地插杆内,所述防护框架内卡合连接有防护网,且防护网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护框架内焊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焊接在连接杆的外端面,并且连接杆卡合连接在防护框架内,所述防护网内焊接有固定弹簧。
优选的,所述地插杆等角度分布在防护框架的底部,且地插杆的底端面呈锥形,并且固定轴固定在地插杆的内部中心部位。
优选的,所述蜗轮与第一锥形齿轮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且第二锥形齿轮等角度分布在第一锥形齿轮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侧插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侧插杆与地插杆之间结构相同,并且侧插杆与地插杆之间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对称分布在防护网的两侧,且限位槽与连接杆一一对应,并且连接杆的外端面与复位弹簧的内端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弹簧等距分布在防护网内,且防护网与防护框架之间材质相同,并且防护网的宽度与防护框架的内部空间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1)该护坡网设置有侧插杆,在将地插杆插入进坡面上的泥土中后,通过转动把手,结合传动带能够带动两侧的蜗杆同时进行转动,在蜗杆的作用下,蜗轮通过固定轴能够带动地插杆内的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一锥形齿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各个第二锥形齿轮同时进行转动,在第二锥形齿轮的作用下,螺纹杆能够带动侧插杆在地插杆中向外运动至泥土中,进而能够增加地插杆的稳固性,能够有效提高护坡网的使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海红,未经武海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7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回转支承的疲劳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合物吸附热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