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8040.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昌成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B01D29/075;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530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污染 治理 废渣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板,且右侧的L形板长度大于左侧的L形板长度,底板上方设有进料斗,且进料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形板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进料管底端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板,通过第一进料管、三角形连接块、工形滑动杆、活动板、第一滑环、第二进料管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废渣原料均匀有序的进入烘干箱内,避免进料过多造成堵塞,弹簧的设置则为活动板的张合运动进行缓冲保护,从而可以达到进料均匀有序和处理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出现季节性或终年性黑臭现象,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在黑臭水体中存在着大量废渣,而这些废渣处理也是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现有技术的废渣处理装置进料不可控,不能实现均匀有序的进料,容易发生进料过多造成堵塞,从而对后续的废渣处理造成影响,导致处理效率变低,同时也会装置造成损耗,使用效果变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进料不均匀有序和处理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所述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具有进料均匀有序和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用废渣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形板,且右侧的L形板长度大于左侧的L形板长度,所述底板上方设有进料斗,且进料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L形板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底端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料板,且两个第一导料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且两个横板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L形板内腔侧壁固定连接,并且右侧的横板长度大于左侧的横板长度,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直板,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直板下方设有烘干箱,且烘干箱顶部与两个第二导料板底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导料板底部与烘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烘干箱内腔侧壁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为左右设置,所述烘干箱内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烘干箱左侧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靠近底部处设有过滤板,所述烘干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顶端与烘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下方设有集水箱。
优选的,位于右侧的所述横板底部安装有热风机,且热风机底部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烘干箱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出气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出气管左端穿过通孔并与烘干箱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右侧固定连接有斜管,并且斜管远离烘干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下方设有压实箱,且导料管底端与压实箱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导料管底端与压实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压实箱内设有压板,且压板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压实箱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不接触,所述压实箱内腔顶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右侧出气口处套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筒,且导气管的底端与圆筒内部相连通,所述圆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左侧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圆筒内腔侧壁开设有与顶杆相匹配的通孔,且顶杆左端穿过通孔与压板右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昌成,未经廖昌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8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