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9093.4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叶福礼;陆洋;付欢;杨奕强;叶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郑昱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水器,包括本体和集水件,所述本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设有贯通本体中空结构的集水孔,所述集水件沿本体的两个开口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中空结构内,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一端开口的方向移动,待采集水样由集水孔进入本体内,最后容纳于由集水件与本体侧壁形成的密封腔体内,所述集水孔与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大于密封腔体沿本体的两个开口方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设于本体侧壁的集水孔与集水件配合进行水样采集,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一端开口的方向移动,待采集水样由集水孔进入本体内,最后容纳于由集水部、活动部与本体侧壁形成的密封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水样回收过程中不易漏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样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水器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筒体,其顶端设有可向上打开的翻盖,底端设有被挡板限制的活动底盖,投入水中后,在重力和浮力双重作用下,水体可从掀起的活动底盖进入筒体中,当采水器达到指定位置完成水样采集后,在回收过程中,采水器顶盖和底盖受水压闭合。上述采水器的顶盖与底盖在回收过程中易产生浮动造成漏水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漏水的采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水器,包括本体和集水件,所述本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设有贯通本体中空结构的集水孔,所述集水件沿本体的两个开口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中空结构内;
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一端开口的方向移动,待采集水样由集水孔进入本体内,最后容纳于由集水件与本体侧壁形成的密封腔体内;
所述集水孔与所述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大于密封腔体沿本体的两个开口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件包括止位部、集水部、活动部和连接件,所述止位部与集水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套设于连接件上且沿靠近止位部或靠近集水部的方向可移动;
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一端开口的方向移动,待采集水样由集水孔进入本体内,最后容纳于由集水部、活动部与本体侧壁形成的密封腔体内;
所述本体一端开口的面积小于中空结构的截面面积;
所述集水孔与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大于集水部与活动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孔的数目为至少一个且至少一个的集水孔绕本体外周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的集水孔到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分别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内壁还设有用于限制活动部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大于集水孔与本体一端开口的距离;
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另一端开口方向移动,活动部抵靠于第一限位部上且集水部抵靠于活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靠近止位部的端面设有用于限制活动部位置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止位部与本体另一端开口相对的端面设有第一牵引部。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部与本体一端开口相对的端面设有第二牵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设于本体侧壁的集水孔与集水件配合进行水样采集,随着集水件沿靠近本体底端的方向移动,待采集水样由集水孔进入本体内,最后容纳于由集水件与本体侧壁形成的密封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水样回收过程中不易漏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水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9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生产的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太阳光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