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9152.8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孟奕婷;陆瑶;杨卫芳;吴美送;班燕黎;陈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卢萍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属于输液架技术领域,其包括帽体、设于帽体底部的系带,设于帽体顶部的支撑杆以及设于支撑杆上端的悬挂架,悬挂架包括连杆和用于悬挂输液瓶的固定环;固定环包括环体,环体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支撑杆,连杆与支撑杆垂直设置;环体远离连杆一侧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放入输液瓶挂环的开口,并设置有用于自动闭合开口的活动杆;活动杆通过转轴与环体的上部铰接;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环体固定连接;扭簧驱动活动杆的下端紧贴环体的内侧,构成一封闭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帽式输液架的挂钩不具备自锁功能而导致输液瓶存在脱离挂钩危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儿童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有家长在一旁照顾;然而,当一个家长照顾患儿时,如果需要去卫生间或是去做其他治疗,或是当患儿哭闹需要家长安抚的时候,该家长既要抱孩子,又要拿输液瓶,及其不方便;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帽式输液架,可佩戴在家长头部,具有悬挂输液瓶的功能,给家长带来了便利;但是,这种输液架的挂钩为开放式结构,不具备自锁功能,当家长头部动作过大时,输液瓶的挂环容易与输液架的挂钩分离,导致输液瓶意外摔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用于解决现有帽式输液架的挂钩不具备自锁功能而导致输液瓶存在脱离挂钩危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帽式输液架,包括帽体、设于帽体底部的系带、设于帽体顶部的支撑杆以及设于支撑杆上端的悬挂架,所述悬挂架包括连杆和用于悬挂输液瓶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通过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环体远离所述连杆一侧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放入输液瓶挂环的开口,并设置有用于自动闭合所述开口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转轴与所述环体的上部铰接,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及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均垂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体固定连接;所述扭簧驱动所述活动杆的下端紧贴环体的内侧,构成一封闭环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其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套杆内,所述第一套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二套杆的第一手拧锁紧螺丝;所述第一套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帽体的顶部,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杆。
优选地,所述改良帽式输液架还包括输液报警器,所述输液报警器固定连接一滑套,所述滑套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套杆上,所述滑套设置有用于将其锁紧于第一套杆上的第二手拧锁紧螺丝;所述输液报警器包括壳体、监测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输液管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报警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监测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报警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供电模块为纽扣电池。
优选地,所述监测模块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上端相对所述环体向上凸出,构成一推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9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术后康复助行器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生产梳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