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0645.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斌;向海宁;梁斯斯;张建玲;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陈雪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油类 检测 项目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包括:收容筒,呈中空状;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且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且第三凸出部设有第三通孔,第四凸出部设有第四通孔;顶盖,可滑动设置在收容筒的顶部;底盖,可滑动设置在收容筒的底部;第一绳索,其一端固定在底盖的一端上,另一端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第二绳索,其一端固定在底盖的另一端上,另一端穿设在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所采集的油类水样可以从其顶部及底部采集口进入,使得所采集的油类水样的最终检测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类采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环境检测过程中,油类项目水质的采集是一个相对关注度比较大,而且操作相对困难的一个监测指标,而当前市面上所用到的水质油类采样器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地,市面上的水质油类采样器在采集过程中,油类水样大多数都是从水质油类采样器的顶部采集口流进水质油类采样器内,使得所采集的油类水样的最终检测并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所采集的油类水样可以从其顶部及底部采集口进入,使得所采集的油类水样的最终检测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质油类检测项目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筒,呈中空状;第一固定架,环绕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外壁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两侧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且所述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架,环绕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外壁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两侧的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且所述第三凸出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凸出部设有第四通孔;顶盖,沿着所述收容筒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顶部;底盖,沿着所述收容筒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收容筒的底部;第一绳索,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盖的一端上,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第二绳索,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上,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其中,所述底盖由不锈钢材料构成,所述顶盖由悬浮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筒的底部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底盖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开孔中,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开孔中,且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所述收容筒的一端设有用于卡置所述底盖的第一卡置部,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所述收容筒的一端设有用于卡置所述底盖的第二卡置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置部与所述收容筒的距离大于0,所述第二卡置部与所述收容筒的距离大于0,以使得所述底盖可沿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杆为螺纹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为螺纹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的第二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筒的顶部间隔设置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所述顶盖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三固定杆穿设在所述第三开孔中,所述第四固定杆穿设在所述第四开孔中,且所述第三固定杆远离所述收容筒的一端设有用于卡置所述顶盖的第三卡置部,所述第四固定杆远离所述收容筒的一端设有用于卡置所述顶盖的第四卡置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置部与所述收容筒的距离大于0,所述第四卡置部与所述收容筒的距离大于0,以使得所述顶盖可沿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四固定杆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筒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杆为螺纹在所述第三螺纹孔中的第三螺杆,所述第四固定杆为螺纹在所述第四螺纹孔中的第四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绳索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杰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0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锚杆拉拔试验受力方向的装置
- 下一篇:电池卷芯配对合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