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1961.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甘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四叶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14 | 分类号: | G09B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少年 化学 学科 课外 科普 体验 交互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包括乘坐平台和交互头盔,乘坐平台的底部靠近其拐角处设置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部铰接有固定桩,乘坐平台的一侧铰接有靠背,靠背远离乘坐平台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交互头盔存放的安置箱,限位框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固定桩相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伸入活动孔内部的一端与活动孔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安置箱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且安置箱箱门开设于安置箱远离靠背的一侧。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使交互设备的使用更加地方便,同时在转运和存储过程中,依然能够对设备进行较好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教育方式开始趋向于课堂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由专利号CN201720487796.7所提出的一种化工安全教学模拟系统,利用VR和交互技术实现了学生无需身临其境便可熟悉现场操作,并且提高操作水平的效果,但是此系统结构较为庞大,对于日益轻便的生活来说其使用和转运都及其不方便,并且VR头盔为贵重零件但其并无专用的收纳空间,容易出现灰尘堆积影响其正常使用的情况,所以急需一种使用和转运都极其方便基于VR和交互的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设备使用和转运都不方便,并且对设备的保护和收纳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青少年化学学科课外科普示教体验交互设备,包括乘坐平台和交互头盔,所述乘坐平台的底部靠近其拐角处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铰接有可在其内部向着乘坐平台地面中心处自由偏转的固定桩,所述乘坐平台的一侧铰接有可自由偏转的靠背,所述靠背远离乘坐平台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交互头盔存放的安置箱。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方向与乘坐平台的对角线方向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以固定桩和限位框的连接处为圆心呈圆弧状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相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安装有可在其内部自由滑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活动孔内部的一端与活动孔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孔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置箱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且安置箱箱门开设于安置箱远离靠背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桩在限位框内部的偏转以及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孔之间插接进行固定,以及通过靠背与乘坐平台之间的折叠,能够使得整套交互设备的占地面积更小,使其在使用和转运时更加地方便,通过将交互头盔放置于安置箱的内部,能够有效对交互头盔起到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孔设置有多个,并且限位孔能够与限位杆插接,在改变固定桩与乘坐平台之间的夹角时,能够间接改变乘坐平台的离地高度,可以使得整个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乘坐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乘坐平台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桩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乘坐平台;2、交互头盔;3、限位框;4、固定桩;5、靠背;6、安置箱;7、限位孔;8、活动孔;9、限位杆;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四叶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四叶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1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