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1965.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学;张士灿;王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星塑料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6 | 分类号: | D01D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回弹 聚酯 多道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连接架、加热筒和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与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辊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机械技术领域。该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通过加热筒、加热丝、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辊轮的配合使用,利用伸缩杆带动连接架向下运动,使得加热筒与聚酯短纤的表面进行接触,在加热丝发热产生热量对聚酯短纤进行烘干,避免纤维在纺丝后,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在进行烘干的时候纤维会发生卷曲现象,在卷曲后再次进行热处理,易出现纤维弹性流失和卷曲减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短纤维又称切段纤维,化学纤维长纤维束被切断或拉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短纤维界限,长度一般为35~150mm。按天然纤维的规格可分为棉型,毛型,地毯型和中长型等短纤维。也可用天然纤维如晶须及石棉。它们可以纯纺,也可和不同比例的天然纤维或其他纤维混纺制成纱条,织物和毡。例如,将通用级沥青碳纤维切成150mm长,直径为15μm,强度为800MPa,模量41GPa的碳纤维,与酚醛系碳纤维以8:2的比例混合,制得稳定均整的纱条。编织成各种形状的织物或短切成纤维用于复合材料如水泥、铝合金的增强体。
现有的聚酯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常常是以超细旦涤纶纤维长丝经上油,多倍拉伸、卷绕和切断实现的,由于在上油过程中,残留的油剂对纤维品质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进行后期的烘干,降低纤维的有机油剂的残留,降低气味,由于纤维本身的弹性作用,在进行烘干的时候纤维会发生卷曲现象,在卷曲后再次进行热处理,易出现纤维弹性流失和卷曲减弱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解决了纤维在纺丝后在进行烘干的时候纤维会发生卷曲现象,在卷曲后再次进行热处理,易出现纤维弹性流失和卷曲减弱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强可回弹聚酯短纤的多道温区干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干燥机构;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连接架、加热筒和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与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辊轮,所述加热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筒外表面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相离的一端均与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筒和第一转动轴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加热筒和第一转动轴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连接架的下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转动轴、从动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主动转动轴和从动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辊。
优选的,所述主动转动轴的一端与箱体内壁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轴和从动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主动传动轮,两个所述主动传动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传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星塑料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星塑料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1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