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2022.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生物膜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型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调节池、生物膜反应器和多级人工湿地单元,所述生物膜反应器内设有厌氧生物膜填料和生物转盘;生物膜反应器与多级人工湿地单元连接,所述多级人工湿地单元包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二级水平流人工湿地单元和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出水指标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处理效果好、可行的、易于实现的净化手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生活排水、农村民俗旅游排水、农村畜禽养殖业排水、农村水产养殖业排水以及农村周边宾馆饭店排水等,这些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总氮、总磷、COD、BOD 等污染物质。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与活性污泥法并列,既是古老的、又是发展中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是根据土壤自净的原理发展起来的,生物膜反应器是在反应器中添加各种填料以便微生物附着生长,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层生物构成的类似于膜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实现对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且污泥产生量小,也不产生二次污染,将其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好氧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A/O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厌氧区后,反应器内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污水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因此污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离达到除磷的目的。一般情况下,TP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污水生态处理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关于人工湿地中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对有机物、 N、P、SS、重金属、病原体等的处理效果,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人工湿地优点在于其投资运行成本低、生态安全性好、规模适用性强,缺点为易堵塞、净化能力有限且季节性波动大。据美国环保局对100多个运行中人工湿地的调查,有近一半的湿地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的5年内形成了堵塞。
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基本可分为表面流式、垂直流式和潜流式。表面流人工湿地是最原始的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类似,水深较浅,一般在0.2-0.4米左右,废水从湿地表面流过。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水力负荷率小,去污能力有限,氧气传输能力有限,受气候影响很大,夏季易孳生蚊蝇。垂直流湿人工地对于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不足,夏季也有孳生蚊蝇的现象。潜流式人工湿地氧气供应不足,硝化作用不良。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也存在着单位面积污水净化效率低,不能很好的的利用基质的截流、过滤、吸附作用,且垂直流工作过程中易发生堵塞、水平潜流氧补偿量偏小等问题,并且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型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集成了生物膜反应器+多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利用生物膜反应器所具有的好氧处理污水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湿地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净化效果,并能减缓湿地系统内的污染物的积累速率,延长湿地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运行也复杂,且很难将污水处理达标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2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感应收紧的矫正带
- 下一篇:一种抑郁失眠治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