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海底阀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2384.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唐传安;杨述闯;矫贞东;邱万涛;王家支;柯小磊;万东伟;赵德华;李斌;孙鹏然;白志平;李大勇;严建兵;徐海波;倪建伟;曲秀萍;陈红梅;贾淑洁;赵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B45/00;B63B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海底 | ||
一种船舶海底阀箱,船舶压载舱上方设置有海水总管,所述海水总管两端分别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海底阀门、第一海水滤器和第二海底阀门、第二海水滤器,在船舶左、右两舷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海底阀箱和第二海底阀箱,所述第一海底阀门与所述第一海底阀箱相连接,所述第二海底阀门与所述第二海底阀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海底阀箱和所述第二海底阀箱高度低于船舶内底;所述第一海底阀箱上方设置有第一报警装置和第一吸口管路,所述第二海底阀箱上方设置有第二报警装置和第二吸口管路。本发明在不改变海水总管与压载舱之间的距离、达到海底阀门布置要求的情况下,保证了船舶吃水浅时,海水总管可以浸没水中,吸口管路可以吸上来水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及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吃水船舶的海底阀箱设计。
背景技术
按照常规船舶设计要求,船舶至少设置两个海底阀箱,最好相对地布置在两舷,其位置应做到船舶摇摆时吸口管路仍浸没在水中,如图1所示,水面至船舶基线的高度为H,海水总管至船舶基线的高度为L,L值一定要小于H。对于吃水较深(H值很大)的船舶来说,很容易实现浸没在水中(LH)的要求,且海底阀门易于布置。但对于吃水较浅(H值很小)的船舶来说,因为海底阀门布置空间的要求,海水滤器位置处的海水总管与压载舱之间的距离为h,h值是不可以缩小的,所以海底阀箱布置很难满足浸没水中(LH)的要求,即存在吸不上来水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海底阀箱,旨在达到船舶吃水较浅时,保证海底阀门布置要求的同时,海水总管也可以浸没水中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海底阀箱,船舶压载舱上方设置有海水总管,所述海水总管两端分别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海底阀门、第一海水滤器和第二海底阀门、第二海水滤器,在船舶左、右两舷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海底阀箱和第二海底阀箱,所述第一海底阀门与所述第一海底阀箱相连接,所述第二海底阀门与所述第二海底阀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海底阀箱和所述第二海底阀箱高度低于船舶内底;所述第一海底阀箱上方设置有第一报警装置和第一吸口管路,所述第二海底阀箱上方设置有第二报警装置和第二吸口管路。
上述一种船舶海底阀箱,优选地,所述压载舱两侧设有凹陷处,所述压载舱凹陷处的高度低于所述船舶内底高度,与所述第一海底阀箱和所述第二海底阀箱高度相同。
上述一种船舶海底阀箱,优选地,所述第一海水滤器和所述第二海水滤器深入所述压载舱两侧凹陷处。
上述一种船舶海底阀箱,优选地,所述第一海水滤器和所述第二海水滤器位置处的所述海水总管距离所述压载舱两侧凹陷处的距离为h。所述h值是523mm,此距离已是规定内最小距离,第一海水滤器和第二海水滤器位置处的海水总管距离压载舱两侧凹陷处不可以小于523mm。
上述一种船舶海底阀箱,优选地,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和所述第二报警装置是浮球式报警装置。
上述一种船舶海底阀箱,优选地,所述第一吸口管路和所述第二吸口管路一端连接至舱底水系统,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阀箱和所述第二阀箱上方50mm处。
由于采用这种海底阀箱的设计结构,容易导致海底阀箱上形成积水,设置的浮球式报警装置放置在海底阀箱上方,当海底阀箱形成积水到一定高度,海底阀箱上方的吸口管路会浸没在积水内,并且浮球会漂浮上来,给电路发送警报,工人根据警报,手动打开舱底水日用泵,将积水排出。积水排出后,浮球下降,吸口管路吸水端露出。采用这种结构的海底阀箱,既达到了海底阀门安装要求,也保证了船舶吃水较浅时候,海水总管至船舶基线的高度(L)小于水面至船舶基线的高度(H),海水总管与报警装置相互协调配合,达到监测积水、发出警报的目的。
由于海底阀箱的高度低于船舶内底的高度,因此海底阀箱可能会出现积水问题,增设报警装置,在海底阀箱出现积水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2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液氨燃料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冰沙制作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