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4673.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尉迟衍敏;楼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4;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水机,解决了液体加热速度慢和加热漏水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出水部件、控制器和产生红外辐射的加热管,加热管包括透明管,红外辐射从透明管内射出,透明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管,外管与透明管之间设有供水流动的加热层,加热层将透明管包裹在内,外管上设有与加热层连通的外管进水口和外管出水口,外管包括阻止红外辐射透过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均与透明管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层内流动的液体包裹于透明管的外侧,可以充分吸收红外辐射,加热效率高,同时金属管与透明管密封配合,避免金属管与透明管的连接处漏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的加热件一般为电热丝加热管,传统的电热丝加热管将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所需的热能、另一部分转为光能而被直接浪费,故存在整体加热效率低、升温速度慢和发热不均匀等缺点,特别是应用于即热饮水机内部的电热丝加热管,加热前期由于加热速度慢而无法完全将水烧开,影响用户的饮水安全和卫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碳纤维加热管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碳纤维发热体在频繁启闭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氧化和击穿,碳纤维的使用寿命长,同时,碳纤维的发热光色均匀,发热过程中不易产生杂质而污染加热管的内壁,保证加热管外的液体可以吸收更多碳纤维发出的红外辐射,加热效率高。但碳纤维加热管是将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完全烧开后再饮用,无法满足即热即饮,同时,碳纤维加热管的管壁为脆弱的透明玻璃管,无论是安装于加热容器内侧或外侧均容易受力破损,无法保证碳纤维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饮水机,不仅液体加热速度快且加热均匀,而且加热层的密封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水机,包括出水部件、控制器和产生红外辐射的加热管,加热管包括透明管,红外辐射从透明管内射出,透明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管,外管与透明管之间设有供水流动的加热层,加热层将透明管包裹在内,外管上设有与加热层连通的外管进水口和外管出水口,外管包括阻止红外辐射透过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均与透明管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与透明管热熔密封,外管进水口和外管出水口设于金属管上;和/或,所述加热管为碳纤维加热管或卤素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与透明管通过密封件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还包括安装于金属管两端的支架,金属管通过支架连接于透明管,密封件由支架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供透明管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支架沿径向将第一密封圈压紧在透明管的外周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管沿轴向伸出金属管,金属管伸入安装孔内,安装孔与金属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支架沿径向将第二密封圈压紧在金属管的外周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供第一密封圈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在轴向上位于外支架内侧的密封支架,第一安装槽设于密封支架上或由外支架与密封支架拼接形成;或者,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供第二密封圈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支架包括密封支架和在轴向上位于密封支架内侧的内支架,第二安装槽设于密封支架上或由密封支架和内支架拼接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外周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支架的外周侧面将第二密封圈压紧在金属管的内管壁上;或者,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安装孔的台阶面沿轴向将第一密封圈压紧在金属管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进水口和外管出水口设于金属管或支架上;和/或,所述金属管外侧套设有用于保护金属管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沿轴向放置的支撑杆,支架上设有连接孔,支撑杆的端面设有螺钉孔,螺钉沿轴向穿过连接孔连接于螺钉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或密封胶,外管进水口和外管出水口设于金属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4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