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5522.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5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戚霞;胡超伟;郑丽华;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F16L3/10;F16L5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地下管道 沉降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固定板,所述下护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下固定板,两个所述上固定板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拉杆,且两个拉杆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一个稳定板,两个所述下固定板下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柱,且两个两个支撑柱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支撑垫,两个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分别共同设置有一个紧固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设置有多个且选取合适的位置安装,能够有效降低沉降对管道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防沉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在建筑管道施工中,经常需要在地下铺设管道,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有大面积回填土的软土地区,导致管道易发生沉降,现有技术中大多都是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办法防止沉降对管道造成损坏,其效果一般,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地下管道防沉降施工装置,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固定板,且两个上固定板与上护板为一体结构,所述下护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下固定板,且两个下固定板与下护板均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上固定板上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拉杆,且两个拉杆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一个稳定板,两个所述下固定板下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柱,且两个两个支撑柱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支撑垫,两个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分别共同设置有一个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上端和下端分别贯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螺杆位于上固定板上方的部分和下固定板下方的部分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一个螺旋弹簧,且螺旋弹簧将螺杆包裹在其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拉杆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柱正上方,两个所述紧固件均位于两个拉杆和支撑柱内侧,且两个拉杆、支撑柱和紧固件均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上护板与下护板均为狐状结构,且上护板与下护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垫上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柱,所述支撑垫下端设置有砖砌支撑墩,所述立柱远离支撑垫的一端均延伸至支撑柱内腔中部并固定安装有一个硬质弹簧,所述硬质弹簧远离立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柱内腔顶壁,且安装完成后硬质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稳定板和两个拉杆均为防腐不锈钢铸成,且两个拉杆上端呈对称分布焊接在稳定板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上护板和下护板,在安装过程中与紧固件配合,能够将管道紧固,并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安装工作,其实用性强,且上护板与下护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保护垫,能够对管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实际安装过程中,通过在两个支撑垫下端设置有砖砌支撑墩,且支撑柱内设置有硬质弹簧,可以降低沉降对管道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安装完成后,再将稳定板采用混凝土浇筑固定于地面上,与建筑地基相对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对管道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5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包装袋的热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定透水混凝土渗透系数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