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6089.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澎;宋佩耕;帅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47;H01M10/6555;H01M10/6571;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10);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的侧面和第二电芯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以及第二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和模组端板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对电芯最大表面提供加热,使模组温升速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锂电池PACK(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电池系统,大多会出现低温环境充放电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传统方式是使用加热膜、PTC等加热体对电芯侧表面、电芯底部进行加热。但是,这些传统的加热方式,具有加热面积小,加热位置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在锂电池系统中的电芯相互之间的温差较大。甚至对于大能量的电芯,还具有电芯内部上中下位置温差大的情况出现。因此,影响了锂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
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的侧面和第二电芯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以及第二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
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和模组端板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
其中,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
每个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与横向分布的同一个主加热体相连接。
其中,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
每个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与横向分布的同一个主加热体相连接;
任意相邻的两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上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为上下交错设置。
其中,主加热体的背面,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前侧面相粘接。
其中,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通过粘接胶、静电吸附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一侧。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其结构设计科学,其将加热体插入到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位置,使得对电芯最大表面提供加热,从而让电芯能够均匀被加热,而且电芯的两侧都可以加热,加热面积大,使模组温升速率大幅提升,加热效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因此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6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
- 下一篇:轻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