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6306.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林;刘志阳;笪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包覆型 纳米 零价铁 修复 地下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的装置,包括水井系统、抽提系统和曝气系统,所述水井系统包括井室和井体,所述井体自外向内依次包括石英砂层、网状格珊层、含水层、网状格珊层、可渗透反应层和网状格珊层;所述可渗透反应层由多孔介质以及在多孔介质中均匀分布的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颗粒组成。本实用新型将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循环井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交叉的大气量抽提和大气量曝气产生的负、正压对井内水进行处理压力扰动,使此井处理的地下水的有效区域增加,提高处理效率。地下水来回经过可渗透反应层,反应充分,地下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提高,可渗透反应层的厚度可减少为现有可渗透反应墙的一半左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可快速去除环境中的六价铬、砷、氯代烃和硝基苯酚等污染物,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地下水修复技术之一。
目前一般是将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填充在可渗透反应墙内,通过可渗透的反应墙对地下水污染羽进行阻截和修复,处理中包括了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过程。
现有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存在的问题有:1、可渗透反应墙设置于上下游地下水之间,利用自然重力作用,上游地下水穿过可渗透反应墙,使地下水得到净化,该过程非常缓慢,耗时太长;2、为了使地下水中污染物与反应介质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可渗透反应墙必须达到足够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的装置,处理地下水的时长大幅减短,可渗透反应墙的厚度也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的装置,包括水井系统、抽提系统和曝气系统,所述水井系统包括井室和井体,所述井体自外向内依次包括石英砂层、网状格珊层、含水层、网状格珊层、可渗透反应层和网状格珊层;所述可渗透反应层由多孔介质以及在多孔介质中均匀分布的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颗粒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含水层为厚度5-10cm的砂层。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砂层厚度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可渗透反应层厚度为25-45cm。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介质为土壤或石英砂。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储药罐和加药管路,加药管路包含总管和若干个分支管,总管连通储药罐,总管上设有控制阀,分支管一端连通总管,另一端设有喷头,若干个喷头均匀分布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层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循环井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具有包覆型纳米零价铁修复地下水技术、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循环井技术的优点。
通过交叉的大气量抽提和大气量曝气产生的负、正压对井内水进行处理压力扰动,对于沙性土壤,交叉周期只要十分钟污染地下水的水面就有明显的变化,使此井处理的地下水的有效区域增加,提高处理效率。
地下水来回经过可渗透反应层,反应充分,地下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提高,可渗透反应层的厚度可减少为现有可渗透反应墙的一半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高压气泵;2、压力表;3、调节阀;4、曝气头;5、潜水泵;6、喷淋头;7、压力表;8、水样采集控制阀;9、抽提口;10、调节控制阀;11、真空表;12、吸附塔;13、真空泵;14、储药罐;15、控制阀;16、井室;17、井体。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6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无干扰中深层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系统
- 下一篇:电池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