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6321.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朱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宝瑞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0 | 分类号: | B22D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锭 模帽口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包括钢锭模帽口,所述钢锭模帽口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凸块,所述钢锭模帽口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钢锭模帽口、保温罩、保温凸块、保温腔和电热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帽口保温只能依附隔热材质,减少温度流失,但不具备对温度进行保证恒温的结构,使钢锭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该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具备温度控制的优点,提高了保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钢锭帽口传统的补缩工艺,均采用细流慢浇方式。由于钢锭浇注采取底注的注锭方式,即钢液自钢锭模下部进入模内,最后至钢锭帽口,使得钢锭模内的钢液温度梯度呈自下而上分布,即从钢锭本体到钢锭帽口,钢液温度逐步降低,因而注锭后期采用细流慢补工艺根本解决不了大型钢的疏松、二次缩孔质量缺陷,所以钢锭的质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帽口线以下1/3区域范围应,因钢水浇注完毕后,此区域散热快,再加钢锭头部帽口区域保温效果不佳,帽口线下1/3区域组织极易形成搭桥,造成帽口下沿钢锭组织中出现疏松、缩孔等缺陷。
但现有的帽口保温只能依附隔热材质,减少温度流失,但不具备对温度进行保证恒温的结构,使钢锭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具备温度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帽口保温只能依附隔热材质,减少温度流失,但不具备对温度进行保证恒温的结构,使钢锭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包括钢锭模帽口,所述钢锭模帽口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凸块,所述钢锭模帽口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板。
优选的,所述保温腔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和高温复合材料合成。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取块,所述提取块的内部开设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钢锭模帽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吸环,所述保温罩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吸环磁吸连接的第二磁吸环。
优选的,所述保温凸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热板,所述保温凸块呈圆台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保温凸块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隔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钢锭模帽口、保温罩、保温凸块、保温腔和电热板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帽口保温只能依附隔热材质,减少温度流失,但不具备对温度进行保证恒温的结构,使钢锭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该钢锭模帽口保温装置,具备温度控制的优点,提高了保温效率。
2、本实用新型因保温腔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第一隔热板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和高温复合材料合成,该设计通过第一隔热板防止高温流失,阻止温度与外界接触产生降温现象,提高保温效果。
3、本实用新型因保温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取块,提取块的内部开设有插孔,该设计通过提取块和插孔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提取块提取保护罩,同时插孔便于使用者拆入插销或吊钩,防止使用者提起保护罩时被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宝瑞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宝瑞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快速散热的钢锭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进料的钢锭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