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抓握的双层救援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6859.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B63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抓握 双层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用品领域。易抓握的双层救援绳,包括绳体,绳体包括一内外设置的内绳体以及外包裹绳,内绳体的长度方向上固定有限位件,外包裹绳包覆在内绳体的外围;限位件的最大外径为1cm‑20cm。内绳体包括沿着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连接绳圈,相邻的连接绳圈通过限位件相连,且连接绳圈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限位件上。本专利通过将内绳体、限位件以及外包裹绳的结合,便于实现拉动强度。通过限位件,避免手部抓握时的滑脱。通过限位件的固定结构的优化,便于实现不同长度的内绳体的串接。通过内绳体采用连接绳圈作为两个限位件的连接段,保证强度,增加防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救援绳。
背景技术
在消防救援领域中,消防人员经常会在水上或海上对落水者进行救援,例如,通过直升机或抛绳设备向海中或水中投入救援绳索,通过救援绳索将落水者救起。
专利号为CN201520391519.7公开了一种水上救援绳,包括绳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本体一端设置有固定锁,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轻质救援环,所述轻质救援环通过连接绳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绳子本体上,所述绳子本体中部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攀援绳结。其具有结构简单和方便实用的优点。
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攀援绳结直接设置在绳子本体中部,容易导致手部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易抓握的双层救援绳,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易抓握的双层救援绳,包括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包括一内外设置的内绳体以及外包裹绳,所述内绳体的长度方向上固定有限位件,所述外包裹绳包覆在所述内绳体的外围;
所述限位件的最大外径为1cm-20cm。
所述内绳体包括沿着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连接绳圈,相邻的连接绳圈通过所述限位件相连,且连接绳圈的端部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限位件上。
本专利通过将内绳体、限位件以及外包裹绳的结合,便于实现拉动强度。通过限位件,避免手部抓握时的滑脱。通过限位件的固定结构的优化,便于实现不同长度的内绳体的串接。通过内绳体采用连接绳圈作为两个限位件的连接段,保证强度,增加防断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嵌入连接绳圈的左凹槽以及右凹槽;
每个连接绳圈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限位件的左凹槽以及右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绳套与限位件通过胶黏剂固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嵌入连接绳圈的左凹槽以及右凹槽;
每个连接绳圈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限位件的右凹槽以及左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绳套与限位件通过胶黏剂固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一限位槽;
每个连接绳圈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限位件的限位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绳套与限位件通过胶黏剂固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绳圈穿过的通孔;
所述限位件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绳圈的端部穿过通孔后呈环状套在限位件外围的左凹槽以及右凹槽;
所述左凹槽与所述右凹槽两者均与所述通孔导通。
便于实现连接绳圈穿过通孔后,套在限位件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6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安全连锁开关机构的食物料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