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的打印头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8703.7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庄;丁陶;汲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田欢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不间断 建筑 打印 打印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3D打印领域,尤其一种可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的打印头及系统。该打印头包括:保护盖;料桶,设置于所述保护盖的下方;料斗,同轴设置于所述料桶的下方;套筒,同轴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方;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下方;挤出杆,沿中心轴向贯穿料桶、料斗和套筒;搅拌叶片,套设与所述挤出杆上,且位于所述料斗内;其中,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料桶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斗;所述挤出杆位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等螺距叶片。该打印头实现了不间断建筑3D打印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3D打印领域,尤其一种可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的打印头及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3D打印是以建筑材料为油墨材料,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智能建造技术。由于3D打印技术的优越性,其在建筑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将建筑材料与 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建造成本、提高建造效率,还能提高建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同时也使得复杂的建造形式成为可能。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3D打印技术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究其原因,在于建筑3D打印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还不成熟,特别是建筑3D打印“油墨”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相互矛盾的瓶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制约了建筑3D打印的可持续进行,阻碍了建筑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现有的建筑3D打印头难以实现不间断的建筑3D打印过程。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新的建筑3D打印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3D打印头不能实现不间断的建筑3D打印过程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的打印头及系统。
该建筑3D打印系统将打印“油墨”与速凝剂分开输送,并在打印料仓内混合搅拌均匀后打印,既不破坏建筑3D打印“油墨”的泵送性,又能大大提高最终打印材料的建造性,合理解决了建筑3D打印中“油墨”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相互矛盾的瓶颈,使得建筑3D打印“油墨”能在较短时间内凝结硬化,从而能够承受来自上面层打印材料的自重压力。这对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造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阶段向工程应用阶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不间断建筑3D打印的打印头,包括:
圆形保护盖;
料桶,设置于所述保护盖的下方;
料斗,同轴设置于所述料桶的下方;
套筒,同轴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方;
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下方;
挤出杆,沿中心轴向贯穿料桶、料斗和套筒;
搅拌叶片,套设与所述挤出杆上,且位于所述料斗内;
其中,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料桶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斗;
所述挤出杆位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部分设置有等螺距叶片。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出料装置可拆卸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套筒下方设置有螺纹,与所述出料装置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料桶和料斗铆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料桶和料斗都留有6个螺丝孔,用于相互铆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为出料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为圆形,所述第三进料斗呈漏斗状。
所述料桶和料斗用于存储建筑3D打印“油墨”及速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8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晃动型混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