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8737.6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闫茂仓;张立宁;邵鑫斌;马建忠;王瑶华;陈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慈程麟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轮虫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包括轮虫养殖装置,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槽、微藻培养桶、中控系统,该方法包括:轮虫培养装置预处理;微藻培养;轮虫培养;轮虫收集;循环养殖;其通过中控系统控制微藻培养桶以及持续的供给二氧化碳加速微藻生长,控制微藻培养桶向养殖槽输送作为饵料的高密度微藻和充入纯氧供轮虫生长需求,并且在轮虫成长到一定密度后,中控系统对养殖槽进行排污并收集轮虫,以及轮虫培养液的循环再利用,本技术通过提高水中溶解氧和高密度食物实现循环供应的培养装置,实现了高标准、高密度轮虫培养,且提高了轮虫养殖存活率、养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培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密度的轮虫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轮虫是一种微笑的多细胞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基础营养物质,还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高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水生生物驯养领域,常被用为幼苗的活体饵料,因其饲养效果优良,且自身繁殖迅速、生活力强、大小适宜优势,为鱼、虾水生生物的驯养提供了最佳的饵料,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对于生态水产资源的保护,育苗养殖放归水资源保护和持续计划的实施,对于水产幼苗的养殖日益重视,促使开发多种的更好、更经济的饵料,目前,使用最多且性价比最高的轮虫,在国内主流的培育方式采用开放式的室外大塘粗养为主,采用有机物发酵肥水,此培养有季节限制、有天气限制且难以控制种类数量和外界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用中控系统调节养殖环境,在室内高密度的繁殖轮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控系统以及受中控系统控制的微藻培养桶和养殖槽;
所述中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微藻培养桶和养殖槽内的若干传感器,还包括有用于制造纯氧的制氧机、用于制造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制氧机和二氧化碳发生器分别与设置于养殖槽和微藻培养桶内的纳米气石管连接;
所述微藻培养桶包括有与中控系统连接的恒温装置、盐度调节器,且底部设置有带有流量计的出口管道,所述微藻培养桶还设置有气升机构,所述气升机构设置有伸入微藻培养桶底部气体分布器,所述出口管道还与养殖槽的进水口A 连接;
所述养殖槽包括有与中控系统连接的恒温装置、盐度调节器、液面调节管,且养殖槽内设置有轮虫的收集组件,所述养殖槽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出水口、出水口正对设置的微滤机,所述微滤机与养殖槽紧贴设置,所述微滤机包括排水管道,且通过排水管道连接设置消毒沉淀桶。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还包括有若干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轮虫的收集组件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收集的旋转网目,所述网目孔径80-100微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本装置操作简单、节能高效、培养条件稳定,可连续循环培养,室内培养人工控制水温和环境人造光源可以无视外界环境持续不断培育目标,采用原料简单培育整个流程不需要太多的额外投入,包括轮虫饵料的供应一应具全,本方案提高养殖液的溶解氧和促进休眠卵的大量生成,提高了成活率和养殖效率,对培养液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循环使用率,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为高密度培育微藻提供了基本条件,高密度的微藻和制氧机提供纯氧又为高密度的轮虫培养提供了基本条件,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实现高密度、高效率、高标准的轮虫培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8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轴伺服注塑机机械手埋入机构
- 下一篇:电力安全管控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