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无头轧制剪压接连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9062.7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平;杨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轧制 接连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无头轧制剪压接连装备,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剪切压接本体,由机架、上转鼓、下转鼓、上机头、下机头、上刀头、下刀头、上剪刃、下剪刃、上液压缸、下液压缸、转鼓轴承座、压紧液压缸、上下定位齿块、平衡机构组成;传动机构,设置为两套,分别与上转鼓和下转鼓连接,单套传动机构由依次连接的传动轴、制动联轴器、减速器、电机组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头轧制热轧带钢生产线的首尾重叠的两块带钢实施一次性连贯的切头、压接和切尾动作的剪切压接工作及带钢的单独切头或切尾或分段工作,并可以利用现有常规热轧带钢切头尾飞剪安装位置,改造建设本剪压连接装备,实现无头轧制热轧带钢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无头轧制剪压接连装备。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热轧带钢生产线中,一般需通过将每一块要轧制的钢板在进行加热、粗轧之后再进行精轧,才能加工出具有所需厚度的热轧板卷。在这样的轧制方式中,特别是在精轧过程中,存在着不能轧制带钢厚度0.8~1.5mm产品,或因为被轧材料啮入不良而容易引起生产线停止的问题,以及因为被轧材料的前、后端部的形状不良而引起的合格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最近,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采用了一种预接合的轧制方式,在该方式中,在热轧精轧机的输入端的输送线上,将先行输送的热钢板的后端部和后续钢板的前端部预先接合,然后将其连续地输送给热轧精轧生产线。
常规无头热轧带钢,国内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的中间坯连接装备自主知识产权设计制造使用还是空白;国外日本、普瑞特等有专利技术几台设备应用。但是,无头轧制中间坯压接连接是专用装备,不能同时分别剪切头尾,现有常规热轧改造成无头轧制,需要搬迁、改造、新建许多装备,国内有100多条常规热轧生产线,使用受到严重限制;同时仅仅引进一台压接连接设备费用一亿多元人民币,非常昂贵。
无头轧制中间坯的剪切、压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做进一步探索,以满足无头轧制的生产顺行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无头轧制剪压接连装备,以解决无头轧制热轧带钢生产线的一次性连贯的切头、压接和切尾动作的剪切压接问题,并适用于单卷轧制的带钢单独的切头、切尾或分段动作的剪切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钢无头轧制剪压接连装备,包括剪切压接本体和传动机构,所述剪切压接本体由机架、上转鼓、下转鼓、上机头、下机头、上刀头、下刀头、上剪刃、下剪刃、上液压缸、下液压缸、转鼓轴承座、压紧液压缸、上下定位齿块、平衡机构组成,上转鼓和下转鼓均通过转鼓轴承座设于机架上,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设于机架上并分别作用于上转鼓、下转鼓所对应的转鼓轴承座,压紧液压缸作用于转鼓轴承座,平衡机构设于机架上并与上转鼓的转鼓轴承座连接,上转鼓和下转鼓的传动侧及操作侧分别设有上下定位齿块,上转鼓和下转鼓在背离传动机构的背离端分别设置上机头、下机头,上机头设有对称布置的上刀头和上剪刃,下机头设有对称布置的下刀头和下剪刃,并由上刀头和下刀头实施重叠带钢的剪切压接,由上剪刃和下剪刃实施带钢的剪切;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为两套,用于分别与上转鼓和下转鼓连接,单套传动机构由依次连接的传动轴、减速器、制动联轴器、电机组成。
进一步,所述上刀头和下刀头的刀体呈反对称结构,且刀体前端设有刃尖、副刀面、主刀面和台阶面,主刀面与副刀面的相交处为刃尖,主刀面远离刃尖的一侧设置与带钢平行的台阶面;所述上刀头的主刀面设有与之一体并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上凸齿,所述下刀头的主刀面设有与之一体并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下凸齿,且多个上凸齿和多个下凸齿之间两两错位卡接。
进一步,所述主刀面和副刀面分别与水平面的夹角α、β满足如下关系:15°≤α≤80°,15°≤β≤80°。
进一步,所述上刀头的刃尖垂直投影于下刀头的台阶面上,且下刀头的刃尖垂直投影于上刀头的台阶面上,其刃尖在台阶面的投影区不超过台阶面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埋管道预留洞的预留木模用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公路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