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9315.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霞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使用 中医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包括药袋、粘边、透气孔和凹槽,所述药袋两侧设置有所述粘边,所述粘边中部设置有所述透气孔,所述粘边上远离所述透气孔一侧设置有粘条,所述粘条之间成型有所述凹槽,所述粘边一侧壁上设置有防护纸。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气孔、粘条以及凹槽的设计,不仅减少了中药贴上的粘边处在随人体关节活动时的相互挤压,避免了粘边处的翘起,使得该中药贴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脱落,确保该中药贴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在确保该中药贴可靠固定的同时增大患者皮肤的外露面积,有效避免了中药贴在使用过程中因与患者皮肤粘附面积过大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
背景技术
在对人体身体上的肿痛部位或关节部位进行治疗时,常需要用到中医护理用药贴。
然而现有的中药护理药贴在使用时与人体皮肤的粘接面积较大,在药贴长时间粘贴后,容易因皮肤长时间不透气而造成患者的不适,且在药贴粘接过程中粘接部位还容易因人体关节的活动而发生相互加压,从而使得药贴上的粘接部位翘起,导致药贴脱落,降低药贴治疗效果,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来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护理药贴在使用时与人体皮肤的粘接面积较大,在药贴长时间粘贴后,容易因皮肤长时间不透气而造成患者的不适,且在药贴粘接过程中粘接部位还容易因人体关节的活动而发生相互加压,从而使得药贴上的粘接部位翘起,导致药贴脱落,降低药贴治疗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使用的中医护理药贴,包括药袋、粘边、透气孔和凹槽,所述药袋两侧设置有所述粘边,所述粘边中部设置有所述透气孔,所述粘边上远离所述透气孔一侧设置有粘条,所述粘条之间成型有所述凹槽,所述粘边一侧壁上设置有防护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透气孔、所述粘条以及所述凹槽的设计,不仅减少了中药贴上的所述粘边处在随人体关节活动时的相互挤压,避免了所述粘边处的翘起,使得该中药贴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脱落,确保该中药贴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在确保该中药贴可靠固定的同时增大患者皮肤的外露面积,有效避免了中药贴在使用过程中因与患者皮肤粘附面积过大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实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粘边采用一体式结构,所述药袋的背部与所述粘边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药袋与所述粘边的可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药袋内自带有医用膏药,所述透气孔成型于所述粘边上,所述透气孔采用椭圆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袋为现有技术,能够确保该药贴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粘条成型于所述粘边上,所述粘条有六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粘条能够实现该中药贴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纸为现有技术,所述防护纸与所述粘边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防护纸能够避免所述粘边以及所述粘条上自带的粘胶失效,以便确保该中药贴的正常粘贴使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霞,未经李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