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厂用高效率吸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9992.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邝敏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高效率 吸尘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工厂用高效率吸尘设备,包括总连接管、小连接管、三通接头、吸尘装置、储尘箱、吸尘风机以及雾化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各构件之间的配合,通过设置多个吸尘装置,结合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以及湿式收尘技术三种抑尘技术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厂用高效率吸尘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吸尘器采用交流电源,功率较大,一般分为可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电机带动高压分机(或采用一体机)在有限容积内产生负压,从而产生吸力,介质物被吸入后,通过滤袋进行过滤或滤桶进行二级过滤,普通型只可以吸收含水量代的干型介质物,干湿两用型的可吸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等。加装排气管后可以用来吸掉生产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气体等。
车间除尘是指利用相应的除尘设备有效解决车间环境问题,给予车间工人温馨舒适的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综合抑尘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及湿式收尘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BME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着粉尘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节,如矿山、建筑、采石场、堆场、港口、火电厂、钢铁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
现有的工厂用吸尘设备,在吸尘效率和扬尘处理方式上还有些许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厂用高效率吸尘设备,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现有的工厂用吸尘设备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厂用高效率吸尘设备,包括总连接管、小连接管、三通接头、吸尘装置、储尘箱、吸尘风机以及雾化器,每两个所述吸尘装置通过所述小连接管连接,两根所述小连接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左右通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前侧通口与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总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尘箱连接,所述储尘箱右下方连接安装有一所述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的吸尘风机主体通过吸尘管与所述储尘箱连接,所述吸尘风机主体所吸收的灰尘通过排尘管排出,所述储尘箱右上方固定安装有所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通过雾化器管与所述储尘箱的上部连接;
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装置壳体后侧安装有一风扇安装杆,所述风扇安装杆上安装有两个吸尘风扇,所述吸尘装置壳体前侧预设有一吸尘口,所述吸尘装置壳体上部通过通风管与所述小连接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与所述小连接管之间使用密封压力法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小连接管与三通接头之间使用密封压力法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总连接管之间使用密封压力法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壳体后侧通过密封玻璃板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后侧紧贴墙壁安装。
更进一步地,所述储尘箱的内壁上覆盖有一层生物纳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邝敏,未经邝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的家具智能除甲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表面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