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0060.X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安丽君;刘勇;丁敬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丽君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刘梦希 |
地址: | 4573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电梯 井道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道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包括套板,所述套板的边侧开设有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所述活动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栓和调节栓,所述活动栓和固定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所述套板内穿插连接有限位栓,且限位栓的端部与套板的内壁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套板的边侧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与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栓在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之间的移动,带动连接板旋转,从而调节防护栏的两用状态,通过两个套板与门洞边侧之间的固定连接,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方便人工操作把手,带动防护栏移动和固定,降低电气能源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房建施工电梯井道在初期修建时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在电梯入口或深井处安装防护栏,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469031U)公开了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不方便设备的多功能使用,降低设备使用的灵活性;2、不方便设备的人工操作,增大设备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不方便设备的人工操作,增大设备的运行成本,而提出的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包括套板,所述套板的边侧开设有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且第一轨道槽与第二轨道槽之间贯通连接,且套板固定安装有两个,且第一轨道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栓,所述活动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栓和调节栓,且调节栓卡接在第一轨道槽内,所述活动栓和固定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且防护栏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套板内穿插连接有限位栓,且限位栓的端部与套板的内壁通过弹簧相连接,且限位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套板的边侧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与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轨道槽的下半段设置为倾斜状结构,且第二轨道槽的上半段与第一轨道槽之间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第一轨道槽之间均设置为卡合的滑动连接结构,且滑块与活动栓之间相对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为“L”字型结构,且连接板的边长与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调节栓与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之间均设置为卡合的滑动连接结构,且调节栓与连接板之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限位栓端部的下端面设置为弧形状结构,且限位栓与套板之间构成贯穿的相对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栓在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之间的移动,带动连接板旋转,从而调节防护栏的两用状态,增加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套板与门洞边侧之间的固定连接,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方便人工操作把手,带动防护栏移动和固定,降低电气能源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连接杆和防护栏的连接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丽君,未经安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0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胎面自动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雨水管道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