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池自动化清淤及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0134.X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2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峰;钱呈根;王胜男;邹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润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路5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自动化 清淤 浓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池自动化清淤及浓缩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底部设置为多个矩形分区,且每个分区的底部均安装有吸泥组件,所述调节池的外侧设置有浓缩罐,所述吸泥组件的输出端与浓缩罐的侧端面底部连通,所述浓缩罐的侧端面通过呈倾斜设置的溢回管与调节池的侧端面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自动化清淤结构的设置,降低了人工清淤的安全隐患,通过浓缩罐解决的清淤后淤泥的储存问题,提升了调节池清淤的自动化程度,其次,冲洗管冲洗用水取自于调节池现有水源,且清淤后沉淀的清水也通过溢回管回流至调节池循环使用,即降低业主的成本也提升了清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池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池自动化清淤及浓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发展,工业发展也越来越快,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污水通过处理厂对其进行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污水处理厂的池体大概有:调节池、生化池、二沉池等。其中调节池属于污水处理前段工艺,污水含有大量固定悬浮物体长时间停留在池体,形成大量淤泥,需对其进行清污处理。
现有技术中对池体清淤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需要花费很多人工,而且清淤前要对池体进行通风换气,因为污水池内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所以污水池内会加盖处理,在通风换气时,池内含有的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人一定的伤害,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调节池自动化清淤及浓缩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池自动化清淤及浓缩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底部设置为多个矩形分区,且每个分区的底部均安装有吸泥组件,所述调节池的外侧设置有浓缩罐,所述吸泥组件的输出端与浓缩罐的侧端面底部连通,所述浓缩罐的侧端面通过呈倾斜设置的溢回管与调节池的侧端面顶部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泥组件由多个呈喇叭口结构的吸泥口、吸泥管和自吸泵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多个吸泥口呈矩形阵列开设在调节池的底部,所述吸泥管的顶端分别与多个吸泥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泥管的底端与自吸泵的进水端连通,且自吸泵的出水端与浓缩罐的侧端面底部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底部安装有反冲洗排管,所述反冲洗排管的底端位于吸泥口的上方对应处固定连接有冲洗管,所述调节池的侧端面安装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进水端延伸至调节池内侧顶部,所述高压泵的出水端与冲洗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冲洗管呈底部封口外表面开孔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池底部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呈喇叭口结构的吸泥口的设置,通过自吸泵将调节池底部开设的吸泥口处的淤泥吸入浓缩罐内进行储存,吸入浓缩罐内的水跟淤泥的混合物中的淤泥在浓缩罐内沉淀,沉淀后的淤泥滞留在浓缩罐内,沉淀后的清水又通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溢回管回流至调节池内侧循环使用,通过自动化清淤结构的设置,降低了人工清淤的安全隐患,通过浓缩罐解决的清淤后淤泥的储存问题,提升了调节池清淤的自动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润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润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0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烟机清洗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