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2664.8 | 申请日: | 202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昭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A47J3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碗盘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属于家庭生活餐具辅助工具,包括大托圈、提手,大托圈由大圆圈、支脚、燕翅构成,大圆圈外圆周长比盘子边沿圆周长短,支脚由两个支管、一段底圈构成,两个支管垂直于大圆圈平面且互相平行,支管上端与大圆圈焊接,支管下端与底圈焊接,两个支脚通过大圆圈圆心呈轴对称分布,燕翅由若干支杆、一段外圆圈构成,各支杆之间互相平行,外圆圈沿大圆圈水平线向外延伸,支杆连接外圆圈和大圆圈,燕翅有一对,通过大圆圈圆心呈轴对称分布,提手由长杆、直角钩构成,长杆上端有弯钩,下端固定连接直角钩,直角钩由一根直杆连接“山”字型杆中间立杆构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生活餐具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多为夹持型,一是必须用力才能夹住餐具边沿,二是夹持的餐具无法掌握平衡,容易倾斜,造成餐具中的汤液撒出来;三是夹持不住还容易脱落造成餐具损坏;四是夹持餐具时手容易被锅内的水蒸气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能够牢固稳定提起餐具,不会出现力量不足、倾斜、损坏、烫伤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包括大托圈、提手,大托圈由大圆圈、支脚、燕翅构成,大圆圈外圆周长比盘子边沿圆周长短,确保盘子不会从大圆圈上脱落,支脚由两个支管、一段底圈构成,两个支管垂直于大圆圈平面且互相平行,底圈圆弧与大圆圈圆弧一致,支管上端与大圆圈焊接,支管下端与底圈焊接,底圈位于两个支管之间,支脚有一对,均匀分布在大圆圈的下部,两个支脚通过大圆圈圆心呈轴对称分布,燕翅由若干支杆、一段外圆圈构成,各支杆之间互相平行,各相邻支杆之间的缝隙大小一致,缝隙呈长条形结构,外圆圈圆弧与大圆圈圆弧一致,外圆圈沿大圆圈水平线向外延伸,延伸出盘子边沿继续延长,支杆连接外圆圈和大圆圈,燕翅有一对,通过大圆圈圆心呈轴对称分布,提手由长杆、直角钩构成,长杆上端有弯钩,下端固定连接直角钩,直角钩由一根直杆连接“山”字型杆中间立杆构成,直角钩能够顺利穿过相邻支杆之间的缝隙,直角钩旋转90度恰好钩住四根支杆,两侧分别钩住两根,这样能够控制大托圈的平衡,且能防止脱落,提手有一对,方便提起大托圈,大托圈、提手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所述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还包括小托盘,小托盘由小圆圈、三个延长杆构成,小圆圈外圆周长比碗边沿圆周长短,延长杆一端与小圆圈外圆固定连接且向外延伸,另一端连接卡扣,卡扣由两个互相平行的短杆焊接在延长杆另一端下部构成,三个延长杆均匀分布在小圆圈外圆上,小托盘放置在大托圈中心部位,三个卡扣恰好扣在大圆圈上,小托盘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将需要加热食物放入盘中,盘子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大托圈上一起放入锅中加热,加热完成后,用提手钩住本实用新型的燕翅取出大托圈和盘子,自大托圈上取下盘子;将需要加热食物放入碗中,碗放置在本实用新型小托盘的小圆圈上,小托盘放入大托圈,大托圈与小托盘、碗一起放入锅中加热,加热完成后,用提手钩住本实用新型大托圈的燕翅取出大托圈、小托盘和碗,自小托盘上取下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碗盘的防烫工具能够控制碗盘等餐具的平衡,不用大力夹持,节省力量,不会造成碗盘等餐具脱落、倾斜,不会被烫伤,设计科学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托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托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昭,未经徐荣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2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