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活瓣式气管切开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3437.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赖美红;朱芳萍;张雅婷;沈雅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9/2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活瓣式 气管 切开 套管 | ||
一种涉及气管插管技术领域的单向活瓣式气管切开套管,包含气管切开套管本体,还包含支撑气囊、单向活瓣和环形控制气囊;所述气管切开套管本体的插入端设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中心位置设有沿支撑气囊长度方向贯穿且与气管切开套管本体通道对应连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气囊外表面靠近两端端部位置均间隔环设有多个开启后能够对应重叠实现密封人体气管的单向活瓣,且支撑气囊两端的单向活瓣的开启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气囊外表面对应单向活瓣起始位置的内侧设有用于控制单向活瓣开启或闭合的环形控制气囊;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气管切开套管通过气囊密封,容易导致与气囊接触的气管软骨退化、软化,最后失去支撑功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活瓣式气管切开套管。
背景技术
公知的,目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带有气囊,起到封闭气道和减少误吸的功能;另外一种是:在原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基础上在气囊上方设有开口,连接到体外,可以进行囊上吸引,以减少误入气囊上方的分泌物误吸入肺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囊压力正常在22~32cmH2O,压力过高将导致气管壁糜烂坏死;压力过低将导致机械通气时发生漏气、误吸更加严重,所以临床每4h测定并调整气囊压力;临床尽管是按照规程操作,但发现除了很难避免的误吸外,还存在由于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囊压力维持在22~32cmH2O,导致与气囊接触的气管软骨退化、软化,最后失去支撑功能,严重者导致气管连续性中断,发生窒息而死亡,此种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活瓣式气管切开套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活瓣式气管切开套管,包含气管切开套管本体,还包含支撑气囊、单向活瓣和环形控制气囊;所述气管切开套管本体的插入端设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中心位置设有沿支撑气囊长度方向贯穿且与气管切开套管本体通道对应连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气囊外表面靠近两端端部位置均间隔环设有多个开启后能够对应重叠实现密封人体气管的单向活瓣,且支撑气囊两端的单向活瓣的开启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气囊外表面对应单向活瓣起始位置的内侧设有用于控制单向活瓣开启或闭合的环形控制气囊,所述环形控制气囊与支撑气囊的充气囊腔对应连通;所述气管切开套管本体外露端的一侧设有与支撑气囊充气囊腔对应连通的气囊控制阀,气管切开套管本体外露端的另一侧设有囊上吸引管,且囊上吸引管的吸引口位于支撑气囊靠近气管切开套管本体一端的环形控制气囊位置。
优选的,所述单向活瓣为扇形薄片结构,且单向活瓣与支撑气囊对应连接的一端诶扇形薄片结构的小头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气囊靠近气管切开套管本体一端的单向活瓣的开启方向为朝向气管切开套管本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气囊囊体对应单向活瓣的开启端设有用于初始状态屏蔽单向活瓣开启端的环形挡条。
优选的,所述单向活瓣的材质为硅胶薄片,且边角均作圆滑处理。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中医院,未经杭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3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喷溅型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兽用手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