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6368.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乔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32;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卷后 再生 聚酯纤维 压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聚酯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液压缸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推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下部固定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紧箱与设置在压紧箱内的压板固定连接,且压紧箱设置在定位杆的正上方,通过挤压装置将放置在定位杆上收卷后地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该设计解决了再生聚酯纤维收卷后形成一个蓬松、体积较大的圆团,不便于收装,且浪费储藏容纳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聚酯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素纤维一般分为两大类,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合成纤维,粘胶纤维是最早的再生纤维,以后相继出现了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如Lyocell纤维、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超导粘胶纤维、木棉纤维以及竹纤维等,聚酯纤维大约占合成纤维的70%,而且聚酯在制瓶行业的应用迅速扩大,因此再生合成纤维以再生聚酯纤维为主。在现有技术中,再生聚酯纤维在收卷后形成一个个蓬松、体积较大的圆团,不便于收装,且浪费储藏容纳空间,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的再生聚酯纤维收卷后形成一个蓬松、体积较大的圆团,不便于收装,且浪费储藏容纳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竖梁和设置在两相邻支撑竖梁之间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有定位杆,
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液压缸、推杆、压板以及压紧箱,
所述液压缸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紧箱与设置在压紧箱内的压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紧箱设置在定位杆的正上方,所述挤压装置用于将放置在定位杆上收卷后的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
具体地,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压板下降时,所述定位杆延伸至限位槽内对应阻挡。通过设置限位槽可有效地保证再生聚酯纤维圆团的压平的高度一致。
具体地,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导杆,且所述导杆的上端穿过压紧箱的顶壁,所述压紧箱的内顶壁与压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导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导杆,可避免在压平过程中压板出现偏移。
具体地,所述定位杆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定位杆的侧壁设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若干通孔,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将加热装置锁紧在容纳空间内的堵头。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可将再生聚酯纤维在压平过程进行干燥,有利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储藏。
具体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红外线发射器或紫外线发射器。
具体地,所述定位杆外套设有回复环块,所述回复环块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上均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回复环块,回复环块与支撑板之间的弹力消除后,可推动压平后的再生聚酯纤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便于将压平后地再生聚酯纤维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液压缸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推杆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下部固定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紧箱与设置在压紧箱内的压板固定连接,且压紧箱设置在定位杆的正上方,通过挤压装置将放置在定位杆上收卷后地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该设计解决了再生聚酯纤维收卷后形成一个蓬松、体积较大的圆团,不便于收装,且浪费储藏容纳空间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卷后再生聚酯纤维团压平装置,通过在定位杆内安装加热装置,可将再生聚酯纤维压平过程进行干燥,有利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储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6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