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6664.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9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枕 模具 定位 柱上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输出定位柱的振动盘,工作平台上还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竖向开合的气动夹指,以及驱使气动夹指横向平移的第一滑台气缸,安装板上还设有立柱,立柱上端设有与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的U型卡槽,以及驱使U型卡槽纵向平移的第二滑台气缸;振动盘输出的定位柱落入U型卡槽后,U型卡槽带动定位柱纵向平移至气动夹指上方,气动夹指通过闭合夹指抓取定位柱,并在第一滑台气缸作用下将抓取的定位柱送至上料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振动盘出料口位置设置中转机构,能够将振动盘输出的定位柱输送至指定位置,可用于定位柱自动安装系统,实现定位柱的自动化定位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轨枕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轨枕模具内安装预埋套管,通常做法是在模具的定位孔内安装定位柱,利用定位柱实现预埋套管的安装。定位柱通常采用螺杆,预埋套管与定位柱螺纹连接。目前轨枕生产线中,定位柱多为人工手动安装,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的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输出定位柱的振动盘,工作平台上还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竖向开合的气动夹指,以及驱使气动夹指横向平移的第一滑台气缸,安装板上还设有立柱,立柱上端设有与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的U型卡槽,以及驱使U型卡槽纵向平移的第二滑台气缸;振动盘输出的定位柱落入U型卡槽后停止运行,U型卡槽在第二滑台气缸的作用下带动定位柱纵向平移至气动夹指上方,气动夹指通过闭合夹指抓取定位柱后,U型卡槽在第二滑台气缸作用下缩回,气动夹指在第一滑台气缸作用下将抓取的定位柱送至上料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在振动盘出料口位置设置中转机构,能够将振动盘输出的定位柱输送至指定位置,可用于定位柱自动安装系统,实现定位柱的自动化定位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轨枕模具定位柱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设有输出定位柱的振动盘2,工作平台1上还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设有竖向开合的气动夹指4,以及驱使气动夹指4横向平移的第一滑台气缸5,安装板3上还设有立柱6,立柱6上端设有与振动盘2的出料口对接的U型卡槽7,以及驱使U型卡槽7纵向平移的第二滑台气缸8;振动盘2输出的定位柱9落入U型卡槽7后停止运行,U型卡槽7在第二滑台气缸8的作用下带动定位柱9纵向平移至气动夹指4上方,气动夹指4通过闭合夹指抓取定位柱9后,U型卡槽7在第二滑台气缸8作用下缩回,气动夹指4在第一滑台气缸5作用下将抓取的定位柱9送至上料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在振动盘出料口位置设置中转机构,能够将振动盘输出的定位柱输送至指定位置,可用于定位柱自动安装系统,实现定位柱的自动化定位上料。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6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裂隙岩体热传导系数测试仪
-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