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7145.0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陶鹤;栾晓丽;胡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鹤 |
主分类号: | B05C17/00 | 分类号: | B05C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目镜 涂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底片,底片的一个顶面固定有吸收涂抹层,底片的另一面固定有直径大于底片直径的托片,托片在背离底片的一面设置有把手;底片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底片的侧面通过外螺纹安装有可将吸收涂抹层罩住的盖体,盖体内腔盛装有护目镜防雾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收涂抹层及护目镜防雾液体封装在盖体及托片之间,拆开盖体后利用吸收了护目镜防雾液体的吸收涂抹层对护目镜的镜片部分进行均匀涂抹,防止护目镜使用过程中在镜片上产生雾气,规避了涂抹前护目镜防雾液体以及吸收涂抹层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减小医务人员感染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中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性极强,感染上这些病的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就会很高,因而其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传染病流行期间感染几率最高的是医务人员,因为其在工作中需要近距离接触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飞沫、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因而需要穿上医用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口罩等以抵御细菌或病毒的侵入。
对于护目镜来说,起雾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医务人员由排汗和呼吸导致的护目镜气雾,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视线。现有的针对护目镜防雾的简易措施是在护目镜内壁镜片位置涂抹碘伏、洗洁精或肥皂水等防雾液体,但是涂抹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如毛刷、棉签等)进行涂抹,极易造成护目镜内部污染,若毛刷、棉签等工具带有细菌或病毒,会增大医务人员感染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通过将吸收涂抹层及护目镜防雾液体封装在盖体及托片之间,拆开盖体后利用吸收了护目镜防雾液体的吸收涂抹层对护目镜的镜片部分进行均匀涂抹,防止护目镜使用过程中在镜片上产生雾气,规避了涂抹前护目镜防雾液体以及吸收涂抹层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减小医务人员感染几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底片,底片的一个顶面固定有吸收涂抹层,底片的另一面固定有直径大于底片直径的托片,托片在背离底片的一面设置有把手;底片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底片的侧面通过外螺纹安装有可将吸收涂抹层罩住的盖体,盖体内腔盛装有护目镜防雾液体。
进一步地,把手为中空结构,托片、底片上均开设有与把手中空结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把手在远离托片的端头套设有橡胶囊。
进一步地,底片外壁套设有可同时与托片及盖体边缘接触的橡胶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收涂抹层及护目镜防雾液体封装在盖体及托片之间,拆开盖体后利用吸收了护目镜防雾液体的吸收涂抹层对护目镜的镜片部分进行均匀涂抹,防止护目镜使用过程中在镜片上产生雾气,规避了涂抹前护目镜防雾液体以及吸收涂抹层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减小医务人员感染几率。
2.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各个构件均可一次性使用,防止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把手、托片、底片和吸收涂抹层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封装好的护目镜防雾涂抹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底片;2、吸收涂抹层;3、托片;4、把手;5、盖体;6、橡胶囊;7、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鹤,未经陶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7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