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片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7601.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苏德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南亚智能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焊片加工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下模座;所述上固定板上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一上冲头、上凹模、第二上冲头和工艺切口凸模;所述下固定板上对应上固定板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一下凹模、下凸模、第二下凹模和工艺切口凹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冲孔模具不便于加工焊片这种小型的异形的零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片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简称冲模,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模在冲压生产中至关重要,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生产效率、成本以及制品的精度。
目前,用于冲压一头是通孔、一头是凸起式通孔的冲压模具,一般采用正向拉深的加工方法,由于凸起式通孔的特殊性,采用正向拉深的方法每加工一次就要求工人抬起板料一次,把板料向前推进一个工位距离,从而进行下一次加工。这种加工方法不仅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中容易引发人员伤亡,发生生产事故。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模具通常是用来进行大型化,规则化的工件和产品生产,而对于焊片这样小型的,具有异形结构的零件加工,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焊片加工模具,以解决现有冲压模具无法加工焊片这样的小型异形结构零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焊片加工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上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一上冲头、上凹模、第二上冲头和工艺切口凸模;所述下固定板上对应上固定板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第一下凹模、下凸模、第二下凹模和工艺切口凹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第一上冲头、上凹模、第二上冲头和工艺切口凸模以及第一下凹模、下凸模、第二下凹模和工艺切口凹模的设置,为焊片加工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四个工位,针对焊片这样小型的异形的零件,完成加工,解决了现有冲压模具不利于加工这种小型异形零件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冲头与所述第一下凹模对应,所述第一下凹模的顶面设有供焊片进行整形的第一凹槽。
通过第一上冲头和第一下凹模,将焊片进行初加工整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深度为焊片厚度的两倍。
通过矩形槽,将所有原材料焊片的整体形状加工成规定的矩形。
进一步,所述上凹模靠近第一上冲头的一端向下伸出,所述下凸模靠近第一下凹模的一端逐渐向下缩短;所述上凹模和下凹模形成从左往右由下往上由倾斜变成水平的弧形加工空间。
通过上凹模和第一上冲头,为焊片的左半边加工成向下翘起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冲头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第二下凹模的顶面从左往右为水平向上扬起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二上冲头和第二下凹模形成从左往右由下往上逐渐倾斜的反弧形加工空间。
通过第二上冲头和第二下凹模,将焊片的右半边加工成向上翘起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工艺切口凸模向着靠近第二上冲头的方向倾斜向下,所述工艺切口凹模靠近第二下凹模的方向倾斜向下。
通过工艺切口凸模和工艺切口凹模将焊片的对应位置进行异形切除,形成异形孔。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有调整工位;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两端口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工艺切口凸模和工艺切口凹模的边缘均为锋利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南亚智能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绵阳市南亚智能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7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软管扣压机模具放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移动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