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换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8150.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超;任伟伟;沈应举;李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会超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13/00;F24F1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6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通风 换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换气结构,包括贯穿墙壁固定的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上设置有斜筒,所述斜筒靠近墙壁一端为较高端,所述斜筒上设置有直筒,所述直筒顶端安装有风帽;所述斜筒的较低端安装有排水部;所述接口组件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接口组件的位于室内一端设置有开口的遮挡结构,所述直筒、所述斜筒和所述接口组件相互连通,并构成一条送风通道。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然风驱动风帽抽取室内的空气,实现室内的换气需求,此过程中不消耗能源,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要求;该通风换气结构安装便捷,且结构简单,安装和生产成本低;通过设置斜筒,配合止逆阀后,可在潮湿的屋内使用,且可防止凝结的水滴落在屋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换气结构。
背景技术
用在无窗户的屋内,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屋内,室内空气湿度较大时会滴水
绿色建筑的建筑要求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在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包括太阳能等多种自然资源。在现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时,通风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尤其是针对无窗和空气流通不畅的房间,满足其通风需求也是绿色化改造的重要要求。现有的通风设备多采用新风系统,此类系统虽然可向室内送风或抽风,但是由于其工作过程需消耗电能,且安装和使用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不消耗能源,且成本低的室内通风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换气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自然风驱动抽风,不消耗能源,满足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需求,同时结构简答,成本低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换气结构,包括贯穿墙壁固定的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上设置有斜筒,所述斜筒靠近墙壁一端为较高端,所述斜筒上设置有直筒,所述直筒顶端安装有风帽;
所述斜筒的较低端安装有排水部;
所述接口组件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所述接口组件的位于室内一端设置有开口的遮挡结构,所述直筒、所述斜筒和所述接口组件相互连通,并构成一条送风通道,所述遮挡结构用于控制该送风通道的开闭。
作为优选,所述接口组件包括位于墙壁外侧的外接口件和位于室内的内接口件,所述外接口件和所述内接口件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且两者通过套筒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墙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外接口件包括外盖和外套筒,所述外盖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外套筒插入所述通风孔内;所述内接口件包括固定在墙壁上的内盖和插入所述通风孔内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端部与所述外套筒插接且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内盖上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通过合页安装在内盖的表面,所述内盖和所述挡风板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封闭环型的密封条;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扳块。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为可相互粘接的软磁条,所述内套筒的端部位于所述密封条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部为安装于所述斜筒的较低端的止逆阀。
作为优选,所述斜筒与所述直筒均为不锈钢筒,且两者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斜筒的倾角为5°-30°。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自然风驱动风帽抽取室内的空气,实现室内的换气需求,此过程中不消耗能源,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要求;
2、该通风换气结构安装便捷,且结构简单,安装和生产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会超,未经杨会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烘干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箔分割机组合式刀座